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16)
期刊文章(608)
图书(14)
会议论文(10)
学位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6)
红色文化 (398)
地方文献 (81)
地方风物 (24)
宗教集要 (13)
非遗保护 (9)
才乡教育 (5)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359)
2012(98)
2011(123)
2009(91)
2008(86)
2007(69)
2006(42)
2005(27)
2002(18)
2001(19)
按来源分组
江西日报(5)
中国文化报(5)
收藏(5)
鹰潭日报(4)
天天新报(4)
赣东都市(2)
新闻晨报(2)
宁夏日报(2)
上海商业(1)
鉴藏(1)
常人 平常心 平常事 ――
作者:刘文竹  来源:淮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十年前,在清晨登相山锻炼的人群中,流传着一位义务修路人―― ― 陈平生的故事。2001年12月7日《淮北日报?北方周末》第5版,对陈平生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报道。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位义务修路人如今在干什么?他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带着种种好奇,记者对老人进行了专访。 5月13日
陆九渊“与和”读书法
作者:暂无 来源:南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惠 民 南宋时期的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在《陆象山语录》中有这样一首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诗中意思是说,在读书时不要忙乱,做到心平气和。对于某些疑难之处,要先略过,不要死叮住不放。要像慢慢游泳一样在悠闲中得其真味,久而久之,有些问题自然就会明白。
全景式再现北宋社会历史的大型史诗
作者:刘涛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后期  长篇历史小说  司马光  社会历史  人物形象  矛盾与冲突  吕惠卿  欧阳修  苏轼 
描述:传统文化运动。高有鹏继1990年代出版长篇历史小说《袁世凯》(三卷本)之后,现在又推出多卷本描写北宋中后期大改革背景下社会文化生活的历史小说《清明上河》,经花城出版社出版后,很快产生巨大反响,被称为继姚雪垠、唐浩明、二月河之后我国第三代长篇历史小说作家的优秀代表。应该说,在国内外同类型作家中,高有鹏不无大师气象。这样一位著名的学者型作家及其作品的出现,是这个时代可遇而不可求的文化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奇迹。为此,我们邀请了几位学养深厚的评论家品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期待着更多的讨论声音,促进中国文学的不断繁荣、进步和健康发展。
化奶从现在开始
作者:舒志娟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信报讯(记者志娟)9月28日-10月17日,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在国家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其中经典设计“人造免疫系统”以瑰丽的想象力展示了设计师眼中可能的世界。这套人造免疫系统是酵母菌
怀念“马背书法家”舒同
作者:廖大华  来源:上海采风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杭嘉湖地区  嘉兴市  颐养天年  华东军区  人民革命  无限感  马背  在校大学生  当家人 
描述:相处,亲如同胞手足。 舒同职务繁多,责任重大,时间金贵,但他能科学安排时间,经常下来主持校、部举办的形势报告会、专题报告会,甚至文体活动,与干部学员相聚交谈,增进革命情谊,鼓励共同前进。
庆祝建党90周年市人大举办书画展 余学友高献涛吴宏蔚等
作者:杨成  来源:商丘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宣布,商丘市人大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展开幕!”6月27日上午10时,随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献涛响亮的话语,市人大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展在市行政中心一楼拉开帷幕。 为纪念和庆祝党的伟大生日,继承
张平等出席《何澄》首发式研讨会
作者:朱慧  来源:山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朱慧)12月16日上午,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省政府参事室,灵石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何澄》首发式研讨会在太原举行。副省长张平、原省级领导李玉臻与何澄后人及省内外文学界、文化界人士
植入化奶就是为搞笑
作者:暂无 来源:半岛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的“化奶”广告植入时,轻松笑称:“我不在意广告,我只在意电影本身,牛奶只是一个喜剧工具,要是换成可口可
你愿意看到变形金刚喝化奶吗?
作者:暂无 来源:华西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机器人形式亮相;男二号手捧化奶,振振有词地讲出对白:“让我先喝完化牛奶,再跟你说。” 当前,广告植入
刘绍:一生践行“生死约”
作者:暂无 来源:彭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绍,生于1923年2月,中共党员,部队离休干部,现住江苏省泰兴市蒋华镇新市村。50多年来,刘绍信守与战友达成的赡养父母的“生死之约”,用一生演绎“一诺千金”的情义和诚信。 195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