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与梦的家园——记新编赣剧《牡丹亭》
-
作者:海闻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新编 家园 兄弟姐妹 杜丽娘 扮演
-
描述:是一票难求,师大‘梦剧场’的1000多个位子座无虚席,连过道都被挤得满满的。”童薇薇兴奋地说,“赣剧是
-
移步不换形 新版昆剧《玉簪记》的艺术性探讨
-
作者:王悦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簪记》 艺术性 青春版《牡丹亭》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昆剧 艺术评价 现代感 梅兰芳
-
描述:理由有三。
-
龙头虎年 龙腾虎跃——上海艺术院团厉兵秣马创排记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节 京剧表演艺术 京剧院 上海昆剧团 改革改制 演职人员 研究生班 《牡丹亭》 《琵琶记》 《雷雨》
-
描述:上海京剧院新年伊始,上海京剧院排练厅热火朝天。几经修改的新编神话剧《宝莲灯》导演又易人,在5月份举行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将以全新面貌与观众见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将以一台精湛的“尚长荣专场演出”参展国际艺术节。
-
面对着壮阔的人生——记沪剧青年演员孙徐春
-
作者:陈圣来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沪剧 演员 观众 第四堵墙 黄梅戏 镜头 严凤英 剧团 艺术素质 人生痛苦
-
描述:为赋新词强说愁”,在他俊美而略带稚气的脸庞掩盖下,痛苦常暗暗啃噬他的心灵。这痛苦的焦点就在于,他向生活冲刺的标杆竖得太高,以致常常不能逾越。成功和追
-
人生本从勤奋来——记青年京剧演员张达发
-
作者:王诗昌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公戏 严格要求 舞台 秦香莲 性格 深刻影响 包公形象 京剧 生本 青年
-
描述:观众留下深刻影响。张达发是个青年演员,年仅三十出头,他的舞台经验并不丰富,艺术家底也不厚实,虽然在戏校学习时,曾跟马宝刚老师学过《断太后》、《打龙袍》、《铡美案》等包公戏,但那时才十五岁,幼稚得很,根本不懂得塑造人物,只知道老师怎么教,自己怎么学,依样画葫芦,模仿
-
上戏上昆联手打造《南柯记》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柯记》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昆剧团 专业本科 戏曲导演 汤显祖 剧作家 昆曲
-
描述:明代伟大剧作家汤显祖的传世名作《南柯记》首次完整地上演于昆曲舞台。3月27日、28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昆剧团联手打造的新编昆曲《南柯记》作为2010届戏曲导演专业本科毕业剧目在上戏剧院上演,该剧
-
怎一个“和”字了得 “昆曲清唱剧”印象版《南柯记》观感
-
作者:武文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柯记》 清唱剧 昆曲 印象 多媒体画面 舞台灯光 观感 上海音乐学院
-
描述:2008年12月23日晚,昆曲清唱剧印象版《南柯记》上演于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两面垂落的纱幕将西洋乐队和昆剧乐队这两个伴奏意象,以及所有舞台的装置、背景上的多媒体屏幕等绰绰约约地展现
-
寻访“活郭槐”——记上海京剧著名演员张达发
-
作者:张伟品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剧院 《狸猫换太子》 演员 艺术标准 工宣队 戏剧表演 成熟感 白玉兰 “样板戏” 排练厅
-
描述:颇吸引人的成熟感。我对他的直率很感兴趣。“对得奖这件事,我认为首先要扪心自问我该不该得这个奖。还要遵循艺术标准。检验我是否够这个奖。当然,获奖是一种荣誉,是领导、评委、观
-
“五毒”俱全 五色绚然 记昆剧名丑张铭荣
-
作者:叶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表演 折子戏 高难度 演员 昆剧 绝活 武戏 医生 技艺
-
描述:清代名丑杨三(即杨鸣玉,苏州人,曾跻身同光十三绝之列)表演五毒戏最为拿手,他去世后,这类绝技一度遇冷,故当时社会上曾有杨三一死无苏丑,京中五毒乏后人的俚语广为流传。
-
昆丑的骄傲与哀愁:“五毒”俱全 五色绚然:记昆剧名丑张铭荣
-
作者:叶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骄傲 骄傲 昆剧 昆剧 杨鸣 杨鸣
-
描述:清代名丑杨三(即杨鸣玉,苏州人,曾跻身“同光十三绝”之列)表演“五毒戏”最为拿手,他去世后,这类绝技一度遇冷,故当时社会上曾有“杨三一死无苏丑,京中五毒乏后人”的俚语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