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乱扔垃圾,相山公园伤不起
-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公园环卫人员正忙着清扫和捡拾,不少市民看着成堆的垃圾连连感叹相山公园“伤不起”。
□记者 冯冬梅 摄
-
《伤仲永》教学实录及点评
-
作者:程翔 李天英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学生参与 同学 文言文 教学方式 学习 老师 解决问题 普通人 注释
-
描述:的?没有。这说明只看《伤仲永》的正文,看第一遍,没有看懂。这很正常,要知道像这种文言文,看第一遍,只看正文,是看不懂的。下面就要看第二遍,看第二遍的时候要看注释,请拿起笔来,一边看,一边用笔圈点勾画—下
-
象山、阳明“心即理”说之比较
-
作者:郝兴宏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即理 陆象山 王阳明 宋明理学 宇宙 涵义 主体 理性 义理 自然规律
-
描述:"心"与"理"这两个重要概念的使用,在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尽相同。大致说来,在宋明理学的各个阶段,"心"的涵义大致有以下几种:作为人本能的知觉之心,作为主体的意志之心、主体的思维理性之心,形上
-
李白《菩萨蛮》理乱
-
作者:赵逵夫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 菩萨 水驿 唐宋词选 寒山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北宋 明代 分歧 胡应麟
-
描述:传为李白的《菩萨蛮》词,关于其作者,至今看法尚有分歧。北宋初年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言:"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正集》卷
-
大学理应是一个发源地
-
作者:罗峰 徐德彬 向传刚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 求知 真理 进步 发源地
-
描述: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财富,充实又有意义的懂得人生的价值.
-
读书便是却老方
-
作者:乐叟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欧阳修 王安石 陆游
-
描述:宋陆游认为:"病经书卷作良医."明代钱琦说:"独有书可医胸中俗气."郑成功有副对联:"养生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清代李渔则言:"平生无他癖,惟好书.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铲除."
-
论曾巩的传记理论及传记创作
-
作者:郭亚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传记理论 艺术特色
-
描述: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除此之外,他还于友人的书信往来中探讨了传记作家的素养对传记创作的影响问题,这些在实践基础上升华的理性认识对丰富宋代的传记理论意义重大,也是值得后人关注研究的重心所在。本文旨在通过对曾巩传记的详细解读和细致分析,在把握曾巩传记创作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曾巩传记创作的艺术特色,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加深对曾巩传记创作的理解。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先交代曾巩其人及其各类著作的研究现状,从而引出曾巩的传记创作,通过对曾巩传记创作数目的统计来量化曾巩的传记作品,然后系统的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上篇:曾巩的传记理论,这一部分从传主的选择、传记的选材、传记作家的素养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明确曾巩传记创作的理论体系。首先,在传主的选择上,曾巩以“修其内洁身累行者”为中心,从良吏清官彰显人性之善、仁人义士诠释人性之美、高逸之人谱写人性之真的不同角度,展现了宋代世人内敛含蓄的精神风貌。其次,在传记的选材上,曾巩主张写“人人所易到之事”,并采用“详者人数事、略者一二事而已”的方法进行创作。最后,在传记作家的素养上,曾巩提倡“蓄道德而能文章”是传记创作者必备的两个条件,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创造出鼓舞人心、流传后世的优秀传记。在这一部分的写作中,笔者重点围绕《寄欧阳舍人书》这篇文章,从曾巩对史传与铭志的区别展开对传记作家素养的探讨,针对“人品对文品的影响”、“能文者的界定”这两个问题,从文学史上曾发生过的相关文学现象入手,来详细分析曾巩对传记创作者这一素养的深刻认识。下篇:曾巩传记的艺术特色。这一部分由两节组成,第一节是以曾巩传记为例,进而归纳、总结曾巩传记创作的总体艺术风格,即内敛含蓄而又情真意切、结构严谨而又不失灵活、融议论于抒情叙事之中、语言简洁质朴而又耐人寻味的特点。第二小节通过与同时代传记创作者欧阳修和王安石的比较,从而明确曾巩传记创作的艺术特色。结语:从曾巩传记中体现出的民族精神来看曾巩传记对后世的影响,这对丰富曾巩研究意义重大。
-
试析《牡丹亭》情与理的冲突融合
-
作者:王楠楠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情与理冲突 情与理冲突 融合 融合
-
描述:作为16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家,没有起伏跌宕的人生无法完成最好作品的创作,其人生中的激情与消况,梦幻与现实的矛盾都融入到其作品中,在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牡丹亭》中,其情与理的变化跌宕起伏,本文
-
文化强国理应是文化贸易大国
-
作者:花建 来源:今日中国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际文化贸易 贸易大国 文化软实力 世界大国 追随者 竞争
-
描述:世界大国在国际文化贸易方面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和资本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发展模式之争,谁的文化软实力模式更具有前瞻性,谁就能吸引更多的追随者。
-
吴彤民乐轮回本报记者戴方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周末,马友友的丝绸之路音乐会再度在北京上演,其中,唢呐、笙演奏者吴彤的位置在演出中越来越重要。一开场,他就与一位西班牙女乐手合奏了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作为东道主,吴彤还担任了音乐会的解说与主持。自2000年开始,丝绸之路已经演出了12年,而在12年间,吴彤经历了一个音乐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