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园惊梦》
-
作者:辰乐 来源:歌海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 牡丹亭 汤显祖 昆曲艺术 戏剧家 代表作 戏曲 怨女 国际电影节 香港电影
-
描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一曲《游园惊梦》,一对痴男怨女,几百年来,这种伤情的故事总在没完没了地演绛着。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被改编成
-
汤显祖的想象与梅兰芳的矛盾表演 : 昆剧《游园》的心理分析
-
作者:骆正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 作品研究 戏剧艺术评论 心理分析 昆剧
-
描述:汤显祖的想象与梅兰芳的矛盾表演 : 昆剧《游园》的心理分析
-
电影《游园惊梦》与小说的比较
-
作者:张水巍 来源:电影新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 电影节 白先勇小说 杜丽娘 昆曲 牡丹亭 荣华富贵 柳梦梅 情感 中国传统戏曲
-
描述:梦》当然还有更多的东西。除了那折差不多快被人忘却的凄美的《牡丹亭》,《游园惊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出戏(电影《游
-
“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于《牡丹亭》的反思
-
作者:蒋星煜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还魂记 还魂记 汤显祖 汤显祖 游园 游园 惊梦 惊梦
-
描述:出,“历千古不朽”之因就在这两出。换言之,全剧“慕色”写得婉约秀美,而“还魂”则相形见绌了。而于演之场上时,则既要考虑全剧是否全系精华,也要考虑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一味求全,不足取也。
-
《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于《牡丹亭》的反思
-
作者:蒋星煜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还魂记 还魂记 汤显祖 汤显祖 游园 游园 惊梦 惊梦
-
描述:《惊梦》《寻梦》三出,如果把《游园》《惊梦》作为一出,“历千古不朽”之因就在这两出。换言之,全剧“幕色”写得婉约秀美,而“还魂”则相形见绌了。而于演之场上时,则既要考虑全剧是否全系精华,也要考虑当代
-
“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於《牡丹亭》的反思
-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还魂记 汤显祖 游园 惊梦
-
描述:“慕色”婉约秀美,“还魂”相形见绌-关於《牡丹亭》的反思
-
意境奇美的《游园》六曲
-
作者:张云生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意境美 主人公 游园 牡丹亭 创作风格 奇美 《惊梦》 汤显祖 艺术感染
-
描述:,认为是一种美的享受。汤氏《牡丹亭还魂记》中《惊梦》一出前半部的《游园》六曲,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
《游园惊梦》: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
作者:钱雯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游园 曹七巧 蓝田玉 背影 曹雪芹 时间带 个体生命 中国文化 南京
-
描述:正待自送那生出门,忽值母亲来到,唤醒将来。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牡丹亭·惊梦》时间带走了一切:青春、荣耀、金钱、地位……时间又在把一切拉回到眼前:斯人斯景,此生此世……谁能逃脱时间的铁律
-
亦真亦幻:谈《游园惊梦》的设计灵感
-
作者:王琼 来源:公共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游园 汤显祖 灵感来源 作品 中国本土 艺术家 牡丹亭 戏剧家 代表作
-
描述:陶瓷和宝石等材料,精心营造出一幕幕"情"与"景"。作品由四个吊坠和四个胸针共
-
片断式议论文导写
-
作者:李敦凯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议论文 片断 诸葛亮 孟尝君 刘备 王安石 人民日报 人才 标题 例文
-
描述:片断式议论文(或称为“百字议论义”)是一种练笔的好形式,古人已有范例,如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全文仅88字,就事论理,却大起大落,见解独到。这种短评,合,是议论文的一个片断,分,可为一篇短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