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3)
报纸(11)
学位论文(5)
图书(1)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3)
地方文献 (3)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0(7)
2009(4)
2008(6)
2007(4)
2005(4)
2004(5)
2001(2)
1998(3)
1997(5)
199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6)
宋代文化研究(5)
江汉论坛(2)
北京青年报(1)
知识窗(1)
清明(1)
历史研究(1)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1)
社会科学论坛B(1)
当代儒学研究(1)
昔人已乘黄鹤去 炎黄之胄志未酬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图/炎黄艺术馆图280年前的4月,黄胄出生于河北蠡县,原名叫梁淦堂,是他在山西旧军队做团副的父亲给起的。读小学的时候,他偶然听说了“炎黄之胄”这个词,得知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就为自己取名“黄胄
探寻黄河流域住行文化发展的轨迹——评朱士光、吴宏岐主编《黄
作者:舒峤 贺治波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卷  炎黄  远古  黄河文化  华夏民族  源头  历史阶段  占有  中华民族  主体 
描述:探寻黄河流域住行文化发展的轨迹——评朱士光、吴宏岐主编《黄
异曲同工各春秋
作者:于捷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游园惊梦》  传字辈  张继青  青春版《牡丹亭》 
描述:场景,其中的【皂罗袍】、【山坡羊】、【山桃红】等唱段更是脍炙人口,广为传唱。四百年来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久演不衰,成为中国戏曲的代表作品,因此,本文拟通过对近百年来昆曲舞台上《牡丹亭·游园惊梦》代表性版本的系统梳理和客观陈述,以期浅探近百年中昆曲音乐的发展和变化。
春秋龟卜与春秋人的思想意识
作者:张卫中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龟卜  人的思想  卜官  春秋时代  晋献公  《周礼正义》  一部分人  军事活动  郑国 
描述:春秋龟卜与春秋人的思想意识
春秋时期邦交礼仪的演变
作者:徐杰令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邦交礼仪  演变  周礼 
描述:
周礼对鲁国兴衰的影响
作者:刘美英  来源: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春秋  鲁国  兴衰 
描述:周礼曾使西周初期鲁国国内政局相对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成为当时众多诸侯国的精神领袖,其国家政治地位高,综合实力也足以与当时的东方强国齐国相比肩,但后期的鲁国面对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不思进取,仍一味地固守周礼,最终导致亡国的命运.
春秋聚居考
作者:刘学勇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齐语》  春秋时期  城邑  《左传》  乡遂制度  “野人”  秦汉时期  古代公社组织  故城 
描述:春秋聚居考刘学勇关于春秋时期的社会聚居方式,学者历来依据《周礼》所载的乡遂制度,以为大概是公室、贵族及工商业者居于城邑内,农民则居于城邑周围的“乡”及“遂”中,即与后来的城乡聚落形态并无太大的差别
宋高宗与《春秋》学
作者:张尚英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学  宋高宗  《中州学刊》  春秋传》  典型事例  文章主旨  王安石  胡安国 
描述:宋高宗与《春秋》学
两周射礼研究
作者:袁俊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周  春秋  战国  东周礼书  射礼 
描述:大射礼、宾射礼、燕射礼、乡射礼、学射、军中射礼、巫术性射礼和由射礼衍生而来的投壶礼等。 从有关古史传说时代的文献记载看,射礼有一个较长的肇起过程,大约在原始社会部落和部落联盟的“英雄时代”和军事民主制时期,射礼可能即已出现。最早出现的射礼是巫术性射礼,它借助巫术的力量,成了联盟盟主和最高君长考察、惩罚、驾驭方国部族首领和进行军事训练的重要手段,并和其它礼仪一道成为部落、部落联盟和方国联盟社会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甲骨金文记载,射礼形成于殷商时代。当时射礼的种类开始增多,不仅有巫术性质的射天、射帝和宗教性质的射牲、射牢之礼仪,而且以弓矢竞技为目的的射礼也流行起来。弓矢竞射礼既有王子身份的子射、王射,也有王暨多方贵族成员的竞射。其形式既实射动物,也射射侯。其行射地...
元代新安理学的四个「转向」
作者:刘成群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新安理学  朱熹  陆九渊  春秋 
描述:趣偏轉、從生命體驗到「以道自任」的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