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8)
地方文献 (4)
按年份分组
2011(1)
2010(1)
2004(4)
2003(1)
1999(2)
1998(1)
1994(1)
1985(1)
1983(1)
198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
中国语文(2)
诗经研究丛刊(1)
辽宁戏剧(1)
科技潮(1)
上海中医药杂志(1)
医药导报(1)
陕西中医杂志(1)
中医文献杂志(1)
江西中医药杂志(1)
对《本草纲目》中“芝”的辨析
作者:任其云  来源:中国食用菌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草纲目  五行学说  紫芝  李时珍  理论基础  生态分布  《太平寰宇记》  曲阳县  南岳衡山  农业管理干部 
描述:对《本草纲目》中“芝”的辨析任其云(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济南2O0100)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芝”讲到:“芝类甚多,亦有花实者。本草惟以六芝标名……。”因此在《本草纲目》中,主要讲到六种芝
本草纲目索引》简介
作者:王淑珍  来源: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草纲目  编制索引  检字表  药物  临床病证  方剂  《汉语拼音方案》  刘衡如  计量单位  金钥匙 
描述:本草纲目》,全书52卷,190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插图1110幅,方剂11000余首,临床病证(症)300余类6万余条。如此浩翰的资料,庞大的卷帙,因系采用古老的分类方法,给现代读者学习
“三言”“二拍”本事资料拾遗
作者:张克哲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言”  “二拍”  《泊宅编》  王安石  拟话本小说  中华书局  《宣和遗事》  《醒世恒言》  故事来源  讹言 
描述:诸君。 1、宋人方勺《泊宅编》三卷本卷中言王安石父子死后带铁枷事甚详,其文如下:
曾肇、曾几、范成大集拾遗
作者:栾贵明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曾肇、曾几、范成大集拾遗
范家相《三家诗拾遗》及其相关问题
作者:贺广如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范家相  诗考  三家诗拾遗  诗渖 
描述:使三家《诗》与《毛诗》相抗衡,避免《毛诗》独尊;应麟为抗毛而辑三家,正与范氏为尊毛而辑三家的动机,形成强烈对比。王、范二人动机南辕北辙,但却殊途同归,均对百废待兴的三家《诗》辑夫贡献卓着。尤其是范家相,在全书之结构与(三家《诗》源流)的体例设计上,乃至辑夫方法的运用、拓展等方面,在在都扮演着承先启後的重要角色。
试述刘氏父子对《本草纲目》的校注
作者:曾凤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草纲目  刘氏父子  校注  医药学家  药学成就  刘山永  刘衡如  李时珍 
描述:大丰富了祖国医药学的知识宝库,被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作“古代中国的知识宝库”。正因为《本草纲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自问世400年以来国内已再版30余次,出版80余种版本,其中《本草纲目》的初刻本
《〈本草纲目〉“配”字音义》商补
作者:张春雷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草纲目  商补  音义  李时珍  刘衡如  字书 
描述:本草纲目》卷17“风仙纲目”下李时珍日:“人采其肥茎沟配,以充莴笋。嫩花酒浸一宿,亦可食。”其中“配”字,刘衡如(1982/2002)作校语云:“醌,字书无,疑‘挹’或‘脆’之误。”
对《本草纲目》几点异议:以刘衡如先生校点本为例
作者:脑工  来源:中医药文化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宫等生理功能均有损害。人服一般剂量常引起眩晕、震颤、蚁走感、小腿痉挛、视物模糊等,中毒量则瞳孔散大甚
《王荆公年谱考略》纠谬拾遗
作者:胡传志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略  纠谬  年谱  江东  蔡氏  舒州  临川  王安石  集贤院  刑狱 
描述:荆公年谱旧传詹大和、顾栋高、蔡上翔三家,惟蔡氏《王荆公年谱考略》用力最勤,功亦最著。然蔡氏意为荆公辩护,于史实方面不免有失考遗漏之处,笔者仅就史实方面之要者作一二匡补,以就教于前辈学者及同仁。
对《本草纲目》几点异议——以刘衡如先生校点木为例
作者:脑工  来源:医古文知识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对《本草纲目》几点异议——以刘衡如先生校点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