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与陆九渊易学论争的理学文化意义
-
作者:张勇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易学 修养功夫 儒学道统
-
描述:易学是宋代思想家展开思想交流的公共话语.南宋朱熹与陆九渊的易学论争足理学阵营内的思想讨论.朱陆的易学论争,既表现了二人修养功夫进路,也就是功夫与本体关系的分歧,又体现了程朱理学与陆氏心学对儒学本真
-
明代反理学思潮与汤显祖的戏曲观
-
作者:王万祥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理学 反理学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观 戏曲观
-
描述:明代的官方哲学是理学,理学对思想界统治严密之时,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受到理学思想的直接或间接的渗透乃至规范.汤显祖身处反理学思潮兴盛的中晚明,以至情论为中心的汤氏戏曲观强调了人的情感和自然欲望,这与明代
-
最易误解的几则文史常识
-
作者:张海卡 来源: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正意义 明朝 伯劳 良药 周礼 药材 蟾蜍 道德败坏 蜈蚣 文官
-
描述:一、五毒原来是良药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五毒俱全,那么此人就堪称死有余辜。但是,五毒到底是什么,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堪称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吃、喝、嫖、赌、抽,有人认为是坑、蒙、拐、骗、偷,有人认为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而真正意义上的五毒却和这些没有任何关系。
-
最易误读的几则文史常识
-
作者:张海卡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正意义 明朝 伯劳 良药 周礼 药材 道德败坏 蟾蜍 蜈蚣 燕子
-
描述:一、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五毒俱全,那么此人就堪称死有余辜.
-
略论宋代市易法
-
作者:方宝璋 来源:商业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市易法 王安石变法 权力寻租
-
描述:宋代王安石变法中实施市易法的初衷是平物价、抑兼并,并通过赢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是,在具体推行中封建政府垄断使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丧失,权力寻租应运而生,高成本运作使市易务亏本经营,最终将成本积累
-
《初中文言文全解一点通》存疑一则
-
作者:张彦东 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文 初中 存疑 《隆中对》 地理位置 “吴会” 自然段 九年级
-
描述: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全解一点通>(2005年8月第1版)中对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隆中对>第4自然段:……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
-
浅谈王安石变法的《易》学理论基础
-
作者:孙鹏凯 来源:才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理论基础 庆历新政 周易 理财 司马光 中进士 研究工作 密切关系 胡瑗
-
描述:王安石从事著述研究工作,与其变法有着密切关系。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曾就《井卦·九爻》进行阐发,为庆历新政造势。庆历新政在王安石中进士的第二年展开,虽然庆历新政很快
-
理学开宗鼻祖李觏和资溪文化旅游开发
-
作者:暂无 来源:致富时代·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溪 资溪 李觏 李觏 理学文化 理学文化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
描述:针对理学开宗鼻祖李觏故里资溪在在旅游发展上景点级别不高、客源市场覆盖面狭窄、旅游设施建设滞后、竞争力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建议李觏理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从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景区建设等方面精心
-
元代理学中“仁”的价值意义:吴澄境界论探析
-
作者:吴立群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仁 仁 境界 境界 吴澄 吴澄
-
描述:儒家把仁看作人生道德修养之最高境界。在元代理学家吴澄那里,仁为本心之全德,具有绝对普遍意义,是儒家最高理想境界。吴澄通过以觉释仁,说明仁的境界即人与人、人与万物都处于无限的精神性联系之中。仁是人的心灵的安顿处。
-
解用都成绝妙辞——比较哲学家吴森
-
作者:高山杉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自己仰慕的美国教授竟曾四度离婚,任教的高等学府里竟然存在“配偶交换会”,这大大影响了吴森的思想,使他更加留意中西思想的差异
在美国教当地人西方哲学,且能赢得其尊敬的中国学者,应该说不算很多。就我所知,吴森(Joseph S. Wu)可以算是其中之佼佼者。他的两卷集《比较哲学与文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