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30)
报纸(337)
图书(66)
学位论文(24)
会议论文(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58)
地方文献 (306)
地方风物 (47)
红色文化 (17)
宗教集要 (17)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9)
按年份分组
2014(184)
2013(66)
2012(101)
2008(88)
2006(42)
2003(35)
2001(39)
1999(24)
1991(17)
1987(16)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3)
核地知与行(9)
江苏政协(3)
社会科学战线(3)
三湘都市报(2)
上海文化艺术报(2)
中国监察(2)
档案与建设(1)
中国文化(1)
大众日报(1)
Micromine软件在居隆北部铀矿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
作者:姚亦军 姜国华 李仲琴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Micromine软件  三维模型  资源量估算  居隆北部铀矿  相山矿田 
描述:资源量估算,避免了传统的手工计算繁琐冗杂的数据信息处理等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方法合理,结果可靠。
相山矿田居隆铀矿床探矿取得可喜成果
作者:黄振良 刘云浪  来源:核地知与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矿田  铀矿床  探矿  项目进展 
描述:由二六一大队承担的相山矿田居隆铀矿床详查项目进展顺利,成果喜人。[第一段]
相山铀矿田居隆铀矿床探矿取得可喜成果
作者:黄振良 刘文  来源:核地知与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铀矿田  铀矿床  核工业地质局  探矿  找矿前景  江西省  负责人  矿体 
描述:江西相山铀矿田居隆铀矿床出现重大突破的前兆。据承担这一详查任务的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一大队有关技术负责人介绍,他们在这一矿区施工的12个钻孔都见到工业铀矿体,单孔见工业铀矿段累计视厚度都在10米
应用遥感技术解译相山居隆地区水系及线性构造
作者:吴志春 郭福生 刘林清 姜勇彪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水系  构造解译  居隆  相山 
描述:水系解译标志主要有:菱形格状水系、干流两侧的冲沟密度和冲沟均匀性差异大、干流水系直线状展布、支流与干流直角或钝角相交(锐角指向上游)、冲沟沿某一方向定向发生变形、河流突然呈近90°急转弯并继续直线流动、冲沟横剖面形态呈“V”字型。这些构造解译水系标志丰富了该区及附近的构造解译标志,为以后整个相山盆地线性构造遥感解译奠定基础。
Micromine软件在居隆北部铀矿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
作者:姜国华 许芸芸 李仲琴 姚亦军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Micromine软件  三维模型  资源量估算  居隆北部铀矿  相山矿田 
描述:资源量估算,避免了传统的手工计算繁琐冗杂的数据信息处理等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方法合理,结果可靠。
从黄鹤到虎山竹林——寻访“东海女英雄”杨静娟
作者:袁甲  来源:舟山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杨静娟就义处 □记者 袁甲/文 周建伟/摄 杨静娟是一个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名字。因为是校友,所以在小学时,杨静娟是我记住的唯一一个不是在书本上出现的烈士的名字。那时候,老师总是把杨静娟和刘胡兰相提并论。 这位年轻的女英雄虽然只走过了短短17个春秋
紫竹辩冤(新编古装戏《未了缘》第二场)
作者:张勇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古装戏  紫竹  新编  三皈五戒  老年人  口说无凭  衙役  有凭有据  小本生意 
描述:紫竹辩冤(新编古装戏《未了缘》第二场)张勇[陈州,紫竹。[赵棋娥上。赵棋娥(唱)檀越稀,香蜡少,紫竹闭关,祭亡灵,备水酒,自拜佛幡。(拜)(夹白)爹娘呵!哭一声,爹和娘,珠泪涟涟,杨枝水,一滴滴
王安石签名 根据(明)李诩《戒漫笔》
作者:许邦禄译文剪纸  来源:连环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签名 根据(明)李诩《戒漫笔》
总要有人看到我们在这里:升中学校长周鸣烈访谈
作者:夏昆  来源:读写月报(新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校长  学生  教育 
描述:我觉得学生个个都可爱,对任何学生都恨不起来。我抱着这样的情感做教育,也清楚地看到这样教育的成果。
相山矿田居隆铀矿床蚀变研究
作者:张玉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相山矿田  居隆铀矿床  微脉浸染型铀矿床  蚀变分带  交代作用 
描述:矿评价和深部找盲提供依据。论文在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居隆铀矿床的流体作用及蚀变分带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阐明了蚀变围岩的矿物群组成变化及元素的变化规律,取得了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