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72)
报纸(2011)
学位论文(119)
图书(64)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26)
历史名人 (963)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3)
宗教集要 (1)
文化溯源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555)
2013(328)
2011(444)
2010(479)
2009(430)
2007(314)
2006(176)
2000(54)
1987(25)
1963(6)
按来源分组
贵州文史丛刊(5)
广西社会科学(4)
现代语文(4)
芒种(4)
魅力中国(3)
华中人文论丛(2)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1)
赤子(1)
今日湖北(下半月)(1)
商品与质量(科学理论)(1)
浅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
作者:陈曦  来源:赤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形象 
描述:针对《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进行了论述。
牡丹亭》中陈最良的形象分析
作者:杨爱华  来源: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最良  陈最良  牡丹亭  牡丹亭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形象  形象 
描述:陈最良是<牡丹亭>中一个贯穿剧本的次要人物,大多数人认识他是从高中语文课<闺塾>开始的.教参将其定位为一个反面形象,但<闺塾>中的陈最良不等于<牡丹亭>中的陈最良.他是汤显祖着力塑造的一个科举制度
论杜宝形象的复杂性和杜丽娘的悲剧命运
作者:陆力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封建礼教  悲剧命运  牡丹亭  汤显祖  形象  社会意义  封建制度  两重性格  思想性 
描述:的思想代表了“最腐朽最反动的封建势力”,“《杜丹亭》的
在“梦”与“”之间——《倩女离魂》和《牡丹亭》比较研究
作者:欧俊勇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  元杂剧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郑光祖  郑光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出现的梦意象是意象的补充,梦体现了的欲求,由的活动引起的梦是主人公愿望的达成,与梦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牡丹亭》石道姑形象刍议
作者:沈敏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文学研究  人物形象  牡丹亭  中国 
描述:牡丹亭》石道姑形象刍议
牡丹亭》杜丽娘的形象
作者:方步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追求理想  封建礼教  少女形象  王学左派  封建制度  中国戏曲  个性解放  斗争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沈德符说:“汤义仍《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廂》减价(《顾曲杂言》)。其所以能“几令《西廂》减价”的缘故
《西厢记》《牡丹亭》才子佳人形象探异及其文化阐释
作者:刘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才子佳人  才子佳人  形象  形象  差异  差异  文化阐释  文化阐释 
描述:的大致脉络。其次,在对元杂剧和明传奇中的才子佳人戏进行总体的概述的过程中,形成对于戏曲时代的才子佳人文学总体性的认识。最后,通过参照《西厢记》《牡丹亭》等作品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比较两部才子佳人戏中才子
“青春版”哈姆雷特:卡梅尔剧团版观感
作者:元味  来源:话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哈姆雷特  观感  剧团  话剧作品  戏曲作品  《商鞅》  原创作品 
描述:然也可以缓冲一下原创作品缺乏的窘境。这在中国古老的戏曲界,似乎已是一种时尚。
再议《牡丹亭》中的杜宝形象
作者:马迪  来源: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宝  杜宝  杜丽娘  杜丽娘 
描述:本文将从三方面来分析杜宝这个角色:一是杜宝为官的政绩,二是他带兵作战的成果,三是他作为父亲的表现。希望通过这三方面的论述能为杜宝"正身",还他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柳梦梅形象与《牡丹亭》时代命题的完成
作者:孙秋克  来源: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形象  柳梦梅形象  牡丹亭  牡丹亭  时代命题  时代命题 
描述:牡丹亭》以“情”抗“理”这一时代命题 ,是由杜丽娘在剧作的前半部 ,柳梦梅在剧作的后半部前后相续 ,共同承担 ,才贯穿始终 ,最终完成的。对柳梦梅形象这个意义的忽视 ,会使我们失落半部《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