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赏中秋联
-
作者:缪士毅 来源:老人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民间传统节日 金圣叹 金山寺 下联 明末
-
描述:长老的对题,下联云“中秋八月中”。上下对仗严丝合缝,自然巧妙,堪称妙对。
-
黄鹤桥赏雪
-
作者:暂无 来源:恩施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向阳 图/冯述平
雪是冬日的精灵。山因雪而多了一份飘逸,水因雪而多了一种韵致。人间胜境黄鹤桥峰林的的雪是啥模样?一种隐隐的情愫蓄积成一种热切前往的愿望。
黄鹤桥峰林,地处清江流域景阳大峡谷之北。传说一位仙人在乘黄鹤去天宫的路上,因为被清江流域景阳大峡谷旖旎的风光所陶醉,遂驻足
-
在皇家粮仓听“牡丹亭” 宋步明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林兆华导演的厅堂版《牡丹亭》剧照
说起皇家粮仓,也许北京人没有太多的人知道其准确的位置,但是说起“南新仓”,就会有人知道这是一个公交车站的地名,它位于地铁东四十条出口和新保利大厦的后面,由于近年来,在这座比600年故宫年龄还大10岁的北京皇家粮仓中,演出昆剧《牡丹亭》,使这座埋没在历史云烟中
-
武汉 东湖听涛 吟诗黄鹤
-
作者:暂无 来源:东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推荐地:东湖听涛风景区、湖北省博物馆
武汉是非常畅顺的高铁游目的地,从“空中车站”之称的虎门高铁站到广州,再换乘武广高铁直达武汉。
你可以游览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听涛风景区
-
品赏改诗趣味浓
-
作者:王顺才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趣味 品赏 郑板桥 出差错 江南 宋代 心智 宰相
-
描述:茶余饭后,品赏一些改诗的故事,不仅启人心智,其浓郁的趣味也给人以精神享受。改诗出差错宋代大作家苏东坡,有一次看到宰相王安石的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狗卧花心。苏认为,此诗文理不通。因为"明月"怎么会叫
-
我读宋词
-
作者:李亚伟 来源:红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晏几道 宋词 张先 宋江 宋朝 苏轼 北宋 知识分子 皇帝
-
描述: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这位学生就是范仲淹。 第二年,范仲淹考中进士去了开封,在满目春花中吃御赐的宴席,见到了年近50的真宗皇帝。 范仲淹生于989年,江苏吴县人,中了进士后在安徽广德一带做过法官(司理参军,从九品),亳州一代做过检察官(集庆军节度推官,此官也可以说是幕僚),还在江苏东台做过盐官。当了近十年基层的干部后,终于坐上了江苏兴化县令,此时他已34岁,才刚娶妻。36岁那年,范仲淹生了一子,属晚婚晚育,同年被调入汴京做了大理寺臣,当官起步也显稍晚。这一年却是双喜临门。 1028年经晏殊推荐,范仲淹荣升秘阁校理,他的办公室在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也就是说,实际上做了皇上的秘书。这个位子,是中国历代官员腾达的起点,但也常常是倒霉的捷径。 范仲淹到了皇帝面前,就开始不断发光,离皇帝太近,光发勤了容易升迁也容易遭贬,范仲淹仿佛是古代官员中最经得起折腾的人,一生升贬不断。
-
悦读
-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妇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专辑 飞来峰 王安石 电视剧 曲目
-
描述:横行: 1.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名句。 2.原指虚无缥缈的东西,现在很多音乐专辑曲目、小说、电视剧、游戏武器等以此为名。
-
“金石气”与“书卷气”并举:赏游寿行书诗稿
-
作者:李玉萍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书法 胡小石 李瑞清 金石书风 艺术成就 女书 用笔 女性 学者型 高古
-
描述:自古女子作书者少,女性书家却不乏其人。女书家多以俏丽温柔为其个性,为书为艺多精工细腻,人工使然。书体雄强豪放者,由古至今更是寥若晨星。而游寿却独入化境,以充满金石气与书卷气的书法艺术成就,成为20世纪中国书法界重要的女书家。
-
听一曲委婉动人的爱恨情仇青春版牡丹亭》即将绽放
-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著名作家白先勇“坐庄”,邀来了“巾生魁首”汪世瑜和“旦角祭酒”张继青,一起谱写了一曲华丽丽的青春版《牡丹亭》。7年来,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阵昆曲热,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
别急,这场昆曲旋风就要席卷杭州,11月25日到27日,青春版《牡丹亭》将在杭州大剧院上演。
白先勇希望年轻人进
-
一曲《霓裳》听不尽 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谈《长生殿》
-
作者:金红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明皇 长生殿 杨贵妃 表演艺术 昆曲艺术 上海昆剧团 桃花扇 演员 牡丹亭 传统戏曲
-
描述:、《琵琶记》、《牡丹亭》、《白蛇传》、《风筝误》、《连环记》、《班昭》、《桃花扇》等,塑造了昆剧小生中冠生、巾生、穷生、雉尾生等不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