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中药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
作者:姜廷良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安全性问题 中药安全性 《周礼》 《内经》 中药药性 用药水平
-
描述:术专著也不断问世,这对提高中药用药安全、防范毒性反应发生、正确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是有益的工作;但由于某些概念、认识上的不一,也造成了一些紊乱。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和药害(drug m isadventure,又称药物意外事故)根据WHO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为了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人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服用药物所出现不期望的有害反应。不良反应有3种类型,A型不良反应是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可以预测,通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死亡率低,通常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B型不良反应是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一般很难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死亡率高,包括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
-
评苏东坡议贾谊
-
作者:周桂鈿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谊 用才 王安石 明君 苏东坡 王佐 改革 君主 既得利益 唐太宗
-
描述:易的,议一议也很简单,真正处于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能否成功,也很难说。凡事都有主客观的问题,贾谊
-
牡丹盛开时 玉簪方定情
-
作者:杨江波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艺术中心 科技文化 白先勇 昆剧 出新 排练
-
描述:牡丹已经盛开得那么好了,我们的玉簪有迹可循。
-
怜我·宽我·悟我:冯、晏、欧三家词对优患的不同超越方式
-
作者:严雷 来源:新长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超越方式 北宋前期 冯延巳 欧阳修 生活 宰相 晏殊 词人
-
描述:冯延巳、晏殊、欧阳修同是生活在五代及北宋前期的词人,他们所生活的年代相去不远。更为巧合的是他们都担当过同一职务——宰相。他们也有着同样爱好一以词寄兴。身为宰相的他们,身兼要职,承受着比常人更多的责任。必然生出许多忧愁。细观三家词作,虽同为愁语.但对愁的理解和解决方式却截然不同:
-
方以智和揭暄对“光肥影瘦”说的论证
-
作者:付邦红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物理学史 中国物理学史 光肥影瘦 光肥影瘦 实验 实验 论证 论证
-
描述:文章分析了方以智和揭暄对光肥影瘦说的实验验证和理论论证。其论证反映方以智的光肥影瘦概念实由光肥和影瘦两个子概念构成。方揭二人的论证从内容到方法上均具有重要意义,其理论上的创新精神也值得关注。
-
王烈治疗小儿脾胃常见病证的用方选要
-
作者:夏光欣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小儿 脾胃病
-
描述:。按语:厌食又名恶食。王老积多年经验提出,小儿厌食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食纳减少,病初在胃,久则伤脾。饮食无节,克伐胃气,胃气受伤,机能被抑,受纳无主而厌食,故治之应开胃醒脾。方中用佛手、香橼、石菖蒲
-
惨遭“灭十族”的义臣方孝孺
-
作者:徐世平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孝孺 汤显祖 戏剧家 黄宗羲 郭沫若 殉道 胡适
-
描述:的迂腐和固执。
-
王烈教授肺疾外治方临床运用心得
-
作者:许晓莉 王烈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止咳膏 小儿咳嗽
-
描述:应用导师王烈教授自拟的肺疾外治方止咳膏敷脐治疗小儿咳嗽65例,结果显效45例(69.23%),有效19例(29.23%),无效1例(1.54%),总有效率98.46%。说明止咳膏外用贴脐疗效显著
-
浅论方言对抚州采茶戏腔调、唱词、韵白的影响
-
作者:黄建荣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茶戏 采茶戏 腔调 腔调 抚州 抚州 方言 方言 唱词 唱词 韵白 韵白 地方戏曲 地方戏曲 戏曲界 戏曲界
-
描述:方言的运用是地方戏曲的重要特点之一,但这一运用对地方戏的腔调、唱词、韵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目前戏曲界的专题研究还不多见。本文拟以抚州采茶戏为例,对此作一简要论述。
-
这方,有人《信了你的邪》! 那方,谁人《黄鹤楼上看翻船》?
-
作者:暂无 来源:楚天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何君辉)继《活到就要活快活》、《杠上开花》之后,“快活里”又将玩出大动作!昨日,武汉说唱团宣布,该团打造的系列贺岁喜剧第三部《信了你的邪》,将于12月7日在武汉剧院首演,执导该剧的正是国内著名喜剧导演娄迺鸣。田克兢:信了你的邪自2005年开始,武汉说唱团致力于每年打造一部大型方言喜剧为观众贺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