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历史沉思——宋人三首赤壁词讲演录
作者:王兆鹏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词  苏东坡  苏轼  赤壁怀古  人生  三国演义  王安石  周瑜  风流人物  李白 
描述:结果还是这首《念奴娇》高居榜首。它的得分将近三百分,比第二名要高出一百多分,可以说在唐宋词里头是无与伦比的,无论是它的知名度,还是它的影响力。苏轼这一首词,本身的艺术成就非常高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历代都有人给他鼓吹也是使它名扬千古的一个重要原因。有时候名作容易被埋没,而东坡这首词,从宋代开始,就不断有人赞美称道,帮他炒作。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很有名的诗话著作,里面就说了:“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也。”他说是古今绝唱,无与伦比,胡仔是很有眼光又有影响力的批评家,他的话,可是一锤定音哦。他的评价,对后来的评价非常有导向性。还有金代的著名诗人元好问,在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元好问绝对是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第一流大诗人,他的《题闲闲书赤壁词后》说:“词才百馀字,江山人物无复余蕴,宜其为乐...
历代目录中的“小说家”浅析
作者:林申清  来源:图书馆学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家  小说观念  文学体裁  汉书艺文志  目录学家  中国封建社会  胡应麟  杂家  古籍目录  三国演义 
描述:说,子书说也,然谈说
语文知识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答司马谏议书  三国演义  柳宗元  出师表  欧阳修  醉翁亭记  赤壁之战  马克·吐温  王安石  形声字 
描述:~~
吕布冤枉
作者:石麟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布  曹操  《三国志通俗演义》  《少室山房笔丛》  胡应麟  裴松之注  三国演义  “其”  小说研究  刘备 
描述:《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关羽,以不好色著称。观其将曹操所赠美女十名“尽送入内门,令服待二嫂嫂”。(卷之五)后挂印封金辞别曹操时又将“美女十人,另居内室”。(卷之六)诚可谓不近女色之大丈夫也。然而,历史
浅谈晏几道词对梦的描写
作者:房日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词  描写  三国演义  潜意识  小山词  古代文学作品  汉代哲学  汤显祖  红楼梦  心理状态 
描述:名作品。
元明清戏曲小说的梦创作分析
作者:陈晓芸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戏曲小说  汤显祖  红楼梦  创作  曹雪芹  三国演义  明清小说  元杂剧  审美特性  意象 
描述: “同源而异派”的戏曲小说,是元明清时代盛极一时的二种文学样式,审视元明清戏曲小说,我们注意到,无论是杂剧、戏文、传奇,还是各类题材的小说,都涌动着一股梦创作的潮流,它从思想意蕴、艺术效应以及审美特性的各个环节,极大地影响和创造着元明清戏曲小说,使它走向古典戏曲、小说的艺术高锋.
历史课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点体会
作者:于魁荣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教育  文学艺术作品  王安石变法  命运交响曲  三国演义  小学历史教学  岳飞  斯巴达克  贝多芬  抗日战争 
描述:、毛泽东的有关书法作品。讲斯巴达克,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讲遵义会议,播放歌曲《抬头望见北斗星》。讲官渡之战,读《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赤脚迎许攸的一段描
补写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作者:肖乎  来源:高中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柳宗元  白居易  三国演义  姜夔  李白  苏轼  作品  离骚  唐宋八大家 
描述:补写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领跑高考:语言知识及语言表达集训专列 第十一节 文学常识
作者:暂无 来源:考试(高考 语文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代表作家  文学体裁  三国演义  列夫·托尔斯泰  常识  长篇小说  莎士比亚  作品  汤显祖  短篇小说 
描述:金牌教练精讲考纲细读《考试说明》文学常识考点的要求是:(1)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的识记;(2)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的识记;(3)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和识记。具体阐释如下:(1)中国
可怜几许文抄公
作者:郭启宏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曹操  王安石  记忆力  无名氏  张松  不满  战国  兵法  巴蜀 
描述:三国演义》写了曹操与益州别驾张松的一段趣事。张先生额%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既丑且矮,却是巴蜀怪才,记忆力尤其惊人。他到许都,原为进献西川,因为不满曹操倨傲,便耍了个小聪明,把曹操新著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