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非彼:“游园惊梦”与元杂剧爱情叙述之比较
作者:曹广华 范春义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  《牡丹亭》  至情 
描述:同为梦境描写,元杂剧爱情剧中之梦多为情,《牡丹亭》中杜丽娘之梦属于典型的性,二者有着明显区别。由于性质不同,在剧中所起作用如人物塑造、情节推进方面也不相同。此外,“游园惊梦”的描写还有独立的思想
框架理论下看《牡丹亭》中文化意象翻译比较研究
作者:刘庚玉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  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  牡丹亭  牡丹亭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描述:略,对《牡丹亭》的两个译本中文化意象进行研究,比较不同译者对的文本内容理解以及文本中文化意象的处理上所表现出的不同见解和视角及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不在梅边在柳边:浅析《牡丹亭》中的梅、柳意象
作者:雷灵丹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意象  意象  意象  意象 
描述:意象是我国古代文学中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艺术范畴,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了大量的意象,其中以梅、柳意象较为突出.本文在对文本中梅、柳意象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论述这两者与剧中人物塑造的关系
中国古典戏曲中“后花园”意象探微:以《牡丹亭》、《西厢记》
作者:安家琪 刘顺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后花园  后花园  临界性  临界性  猎奇  猎奇  规驯  规驯 
描述:理的满足、"常态"生活的补偿与对作为潜在威胁的女性力量的规驯。
汤显祖的柳.梅.牡丹:《牡丹亭》植物意象分析
作者:蒋枝宏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牡丹  牡丹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描述:被视为“上承《西厢》,下启《红楼》”里程碑之作的《牡丹亭》,历来因精巧的构思,华美的辞藻为人称颂。除此之外,汤翁大用象征手法,将柳、梅、牡丹三样植物巧妙嵌入戏文,成为抒发情志,彰显生命意识的点睛之笔。
汤显祖的柳·梅·牡丹:《牡丹亭》植物意象分析
作者:蒋枝宏  来源:群文天地(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牡丹  牡丹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描述:被视为“上承《西厢》,下启《红楼》”里程碑之作的《牡丹亭》,历来因精巧的构思,华美的辞藻为人称颂。除此之外,汤翁大用象征手法,将柳、梅、牡丹三样植物巧妙嵌入戏文,成为抒发情志,彰显生命意识的点睛之笔。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之比较:以“临川四”与《仲夏夜之梦
作者:苏丹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莎士比亚  “临川四  仲夏夜之梦  异同 
描述:""是一种无法避免生理现象。它让几乎同时的两位世界级戏剧大师之间多了一份关联。本文拟将汤显祖之"临川四"与莎士比亚之《仲夏夜之梦》进行对比,通过对二者戏剧中之""的解读,分析二者之""的异同。
昆山的“造”空间
作者:晁珊珊  来源:小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山市  笔记本电脑    五十年  平板显示技术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杜丽娘  显示器  牡丹亭   
描述:光芒,此时,对面的朋友透过眼镜把你和周围的一切看得一清二楚,而你却一直在他的眼镜片上看着当下热映的电影……你以为这是一个离奇的,但其实这只是江苏省昆山市“造”的冰山一角。 这种技术叫做“OLED
《牡丹亭》与《临川》比较论
作者:李碧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临川  《临川  比较  比较 
描述:"几令《西厢》减价"的《牡丹亭》无疑是我国戏曲文学艺术史上的一部瑰宝,历来在学术界的研究都较为详细和全面;而《临川》承接汤显祖的创作之风,再次掀起了""的主题的高潮,近年来对蒋士铨及《临川
白先勇:圆遂昌
作者:朱旭明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白先勇  遂昌县  昆曲  纪念馆  传统文化  原创  创作  戏剧家 
描述:2011年11月28日。山城遂昌。初冬的暖阳可人,街旁的迟桂花依然散发着淡雅的馨香。著名作家、青春版《牡丹亭》总制作人白先勇先生迈着轻盈的步履,走在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不朽名著《牡丹亭》原创地的街上,这一切恍如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