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怎样制作“两山排闼送青来”的
-
作者:江滔 来源: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制作 两山 景物 主峰 绝句 构思 花木 主题 王安石 古代诗人
-
描述:这个主题,就必须使静止的景物人格化,令人在盈尺盆盎之中所见到的
-
百代词曲之祖——《忆秦娥》
-
作者:陆永品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主人公 丈夫 艺术手法 忆秦娥 特写镜头 主题 词作 李白 胡应麟 温庭筠
-
描述:自温庭筠辈手笔,(《见《少室山房笔丛》)。疑至如今,仍然众议纷纭,莫衷一是。以我
-
中国古代社会改革成敗得失简论
-
作者:刘宇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改革 中国古代 变法改革 中国封建社会 改革措施 整顿吏治 王安石变法 改革者 改革政策 发展变化
-
描述:究,前后排比,互相参照,综合剖析,才能揭示出改革的规律,给我们以更深刻的教益。本文打算对中国古代(这里仅指封建社会)的社会改革试作初步综合探讨,从其成功、失败正反两面加以研究,看看能得到什么新的启迪。
-
他为“牡丹亭”而奔波
-
作者:赵相如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他为“牡丹亭”而奔波
本报记者赵相如
江西赣南地区的大余县,曾有一个景色秀丽的牡丹亭,是我国古代园林名胜之一。明朝大戏剧家汤显祖以此为题,写出了千古绝唱《牡丹亭·还魂记》。从此人们纷纷前去大余县
-
《牡丹亭》在法演出受欢迎
-
作者:吴葆璋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在法演出受欢迎
新华社巴黎九月十八日电(记者吴葆璋)参加一九八六年巴黎秋季艺术节的中国江苏省昆剧团今晚在“摩加多尔”剧院成功地演出了传统剧目《牡丹亭》。
“摩加多尔”剧院今晚座无虚席
-
由林黛玉欣赏《牡丹亭》所引起的思索
-
作者:钟扬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林黛玉 观众心理 戏曲 演员 贾母 宝玉 戏文 娄江 弋阳腔
-
描述: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
-
《牡丹亭》“惊梦”难句解
-
作者:金志仁 来源:语文园地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惊梦”难句解
-
《牡丹亭》之结局与杜宝
-
作者:尚永亮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函授教育 文科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之结局与杜宝
-
任璇和他的《梅花缘》传奇
-
作者:黄永堂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传奇 贵州 戏曲 居士 牡丹亭 标目 王龙溪 艺文志 封建礼教
-
描述:简短的记载:“任璇,
-
石小梅的探索与追求
-
作者:郭汉城 谭志湘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昆曲 少年 江苏省 牡丹亭 表演 探索 生活化 母亲 演员
-
描述:谏君,将儿子送到好友齐大夫鲍牧家寄养,以保伍氏一脉宗(?)。石小梅在此折戏中饰演伍子。她扮演的伍子稚气可鞠,而又蕴含着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