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欧阳修转变文风说起
作者:振如  来源:瞭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转变文风  文学成就  柳宗元  王安石  苏轼  曾巩  韩愈  苏洵  苏辙 
描述:在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的地位很是特殊。八家中除去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不论,宋代的六家中竟有苏轼、苏辙和曾巩三人是欧阳修的门生,苏洵和王安石的成名也同他的赏识和荐举分不开。当时的人说:能文章
徐州煤田与苏东坡
作者:王仁农  来源:当代矿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州煤田  徐州地区  东坡  苏轼  徐州城  王安石  黄河决口  石炭  “唐宋八大家”  组织人 
描述:年初。 苏东坡到徐州赴任不久的1077年8月21日,黄河决口,水临徐州城下。王安石曾想疏通
文本变动 反激之效——论古典文学鉴赏中的参与意识
作者:徐应佩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鉴赏  反激  文学作品  鉴赏主体  古代作品  王安石  意象  苏轼  柳宗元  参与意识 
描述:够。
试论苏东坡的意隐
作者:黄建华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社会  王安石  苏东坡  封建政治  知识分子  苏轼  惠州  岭南  专制统治  重感情 
描述: 苏东坡从未解印归田,至死仍在官位上,但他的内心其实早巳退了、隐了。我为此给个名称叫“意隐”。它曲折地反映出封建社会里一部分有理想、有才气、重感情,爱生活的知识分子在专制统治重压下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感和间接反抗的情绪。
宋代散文理论的一个高峰:“三苏”浅论之一
作者:余辛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古文运动  散文理论  苏轼  散文创作  三苏  王安石  宋代散文  作家  韩愈 
描述:窥探作为苏氏家学重要内容之一的苏氏文论的间架及其在宋代文论中的地位。
试论禅宗对宋词的影响
作者:邓莹辉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哲学  北宋词  随缘任运  苏轼  王安石  人生哲学  自然天成  情感体验  艺术思维  黄庭坚 
描述:毫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沉沦。只是从来认识
从陶杜的典范意义看宋诗的审美意识
作者:程杰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审美意识  杜诗  王安石  欧阳修  杜甫  黄庭坚  宋诗  苏轼  宋人 
描述: 北宋后期的蔡宽夫是这样描述本朝诗坛状况的:“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祥符、天禧之间,杨文公,刘中山、钱思公专喜李义山,故昆体之作,翕然一变。而文公尤酷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景祐、庆历后,天下之尚古文,于是李太白、韦苏州诸人,始杂
王安石水利思想探微
作者:叶坦  来源:生产力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兴修水利  农田水利  统治者  学术界  水利思想  事务  司马光  食货  熙宁 
描述:利事务,一方面修复整治旧有河流渠道;一方面修筑新堤堰塘扩大灌溉面积,如至道年间修治关中郑、白两渠,使灌溉土地从大约二千顷,恢复到原来的灌溉土地一万四千余顷。旧有的邓、许、陈、蔡等处水利设施也得到了修
王安石碑志文简论
作者:洪本健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碑志文  王安石  墓志铭  神道碑  公墓  兵部  尚书  欧文  《宋史》  随州 
描述:郎枢密直学士狄棐,安石撰有神道碑,内容与本传完全一致,所不同处仅在于此事碑详传略,彼事碑略传详而已。如神道碑写狄棐“知随州,则坐在魏时军事有骄不逊者不即治”,一句话交代了狄棐降知随州的原因。碑文不宜多揭短处,故语焉不详。而本传则详载了
略谈王安石的文学创作
作者:钟尚钧  来源:阿坝师专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创业  中国  北宋  散文  诗歌  杂文   
描述:略谈王安石的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