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质教育应是一种和谐教育
-
作者:张秀琴 王秀娟 于瑞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教育理念,其培养目标是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素质应该包括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两个方面。内在的素质和品质是隐性的,但可以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从人们的行动中体现出来;外在的行为是显性的,体现为做人、工作的能力等,它是以内在的素质和品质为前提的。一
-
护理部主任应是行政管理的当家人
-
作者:唐美红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护理部主任不仅是医院护理专业骨干和学科领头人,而且也是行政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行政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借此,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与体会,以供商榷:1护理部主任不仅应是一个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管理者
-
农村老人的负担应是零
-
作者:韩为民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证明98%的老人分布在农村。
-
每个中国人应是公共外交“大使”
-
作者:加藤嘉一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真正深入人心的"中国",是真正走出去的"人",人的表情、举动、气质,才是代表中国的。公共外交永远是以人为本,靠人推动的。它不仅是政府的任务,更是每一个走出去的企业家、留学生、游客等民间人士的责任。同时,中国人新形象的塑造也需要外国媒体和民众摆正态度。
-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应是一体的
-
作者:刘彦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应是一体的
-
农村老人的负担应是零
-
作者:韩为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证明98%的老人分布在农村。
-
公共利益不应是权力利益
-
作者:许建熔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共利益 权力利益 个人利益
-
描述:较国内外关于“公共利益”的学理之争,通过例举、分析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公共利益的法律规范,结合我国国内具体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对公共利益法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后,从而尝试对公共利益立法做出一个初探,当然,公共利益立法的出发点和宗旨只有一个:坚决摒弃权力利益,严格区分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更好地保护个人利益。
-
金牌是目标但不应是终极目标
-
作者:暂无 来源:燕赵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金牌是目标但不应是终极目标
-
感恩的应是学生而非家长
-
作者:暂无 来源:保定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感恩的应是学生而非家长
-
刑罚判决不应是“估”出来的
-
作者:暂无 来源:宁夏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刑罚判决不应是“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