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68)
报纸(697)
图书(77)
学位论文(43)
会议论文(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41)
地方文献 (348)
红色文化 (124)
地方风物 (39)
宗教集要 (20)
才乡教育 (18)
非遗保护 (13)
按年份分组
2011(198)
2009(150)
2003(57)
2000(54)
1991(26)
1990(25)
1989(27)
1987(41)
1985(26)
1935(1)
按来源分组
辽宁中医杂志(6)
出版发行研究(2)
四川石油报(1)
党的生活(云南)(1)
出版科学(1)
山西公报(1)
锦州市志通讯(1)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
中华名医论坛(1)
西安档案(1)
调寄 洞仙
作者:友竹 马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还魂  柳梦梅  陈最良  汤显祖  自画像  太湖石  杜丽娘  南安 
描述:明汤显祖传奇《牡丹亭还魂》写南宋南安太守杜宝延请名儒陈最良为女儿丽娘教授经书,丽娘读经倦怠,与侍女春香去后花园游玩,见园中百花烂漫,春意盎然,心有所感。丽娘回房小睡,梦中与书生柳梦梅钟情欢好,醒后
《茅屋为秋风所破》探胜
作者:蔡义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南村  三重  盗贼  广厦  幻想  王安石  沾湿  冻死  换韵 
描述: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调寄 洞仙
作者:锦文 季仁葵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杜丽娘  寻梦  相思  汤显祖  阴阳两界  牡丹亭  后花园  太湖石  死因 
描述:梦儿如许。甚梦儿如许,重觅梦儿真如许。最撩人、昨日云抹风侵,今朝却、飘去哪方远处。伤蝶儿对舞,燕子双飞,飞过空亭无人语。奈眷念心间,清泪眸边,茕茕立、何从追取。信梦短情长不相欺,但水满深池,月圆高树。
简笔画:一首无字的
作者:陈夏兰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文科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手段  简笔画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小学  语文教学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描述:简笔画:一首无字的
《九》应是九首诗
作者:李青石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屈原  楚辞  《九  九体辞 
描述:国殇》、《礼魂》二诗应合二为一。结论是《九》属于九体辞,应该由九首诗构成。
同志”小考
作者:张杰  来源:中国性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中国  古代  文学评论 
描述:!后来清康熙年间经筵日讲,儒臣在呈给皇帝的讲义中认为曾点喜结同志:“偕我同志,冠者五六人焉,童子六七人焉。少长咸集,薄言出游。……是则点之志如此而已。”(《日讲四书解义》卷八)而这同时也是孔夫子的爱好
最早发现甲骨文的是谁 《九》应是《九天十神》 《九
作者:暂无 来源:资料卡片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最早发现甲骨文的是谁 《九》应是《九天十神》 《九
琴声一曲 挑动青春:《琴挑》的艺术个性
作者:岳美缇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琴声  艺术个性  《玉簪  昆曲艺术  代表人物  艺术成就  传统戏 
描述:牡丹亭》,七年后他又排了青春版《玉簪》。他对我说,在艺术成就上,《玉簪》可与《牡丹亭》媲美。
张铭:古调一曲唱新腔
作者:耿忠平  来源:联合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张铭:古调一曲唱新腔
空谷幽兰 香飘四海——一曲《牡丹亭》,震撼西方文明
作者:陈玲玲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幽兰  西方文明  柳梦梅  四海  杜丽娘  石道姑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描述:陈捷(法国教师): 我住在巴黎,去年听说上昆要去演《牡丹亭》,后来取消了。所以这一次很想看一看。我是昆曲的门外汉。这里存在一个对象问题,是给专家看的,还是给层次高但又不懂昆曲的人看。这个戏很吸引人,我们看了都觉得很好,背景,灯光,服饰都很美,并且成功地借用了西洋歌剧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