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04)
期刊文章(98)
会议论文(2)
图书(2)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1)
地方文献 (24)
非遗保护 (14)
红色文化 (8)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5)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45)
2013(17)
2012(12)
2010(19)
2009(14)
2007(11)
2005(3)
2000(1)
1996(6)
1993(4)
按来源分组
其它(9)
重庆晚报(6)
环球人文地理(重庆旅游)(1)
商情(1)
环球人文地理(1)
重庆旅游(1)
艺术百家(1)
消防与生活(1)
红岩春秋(1)
炎黄春秋(1)
女医生突发脑溢血女病人照料80天 说到助人,杜村56
作者:暂无 来源:燕赵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陶淑敏和蒋金才一起照顾病床上的赵素芳。 文/图本报记者李兵 尚燕华 李洁夫 实习生 马玉雯 杜村56岁的陶淑敏今年元旦到本村诊所就医时,意外得知诊所女医生赵素芳因脑溢血住院。与赵素芳
从古至今,济南人不断探索治水之路修水门防内涝,曾巩济南治
作者:暂无 来源:济南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从古至今,济南人不断探索治水之路修水门防内涝,曾巩济南治
粮食生产“南扩压”应是保障我国水和粮双重安全的战略选择
作者:逄焕成 李玉义   来源:科学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粮食生产“南扩压”应是保障我国水和粮双重安全的战略选择
宋杂剧、杂扮与南戏、杂剧的行当体制:兼考酸孤旦
作者:苏子裕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杂剧  杂剧  南戏  宋金杂剧  元杂剧  行当  正杂剧  汤显祖  院本  剧目 
描述:宋杂剧、杂扮与南戏、杂剧的行当体制———兼考酸孤旦苏子裕演出角色按行当分派,这是戏曲艺术的一个特色。编撰剧本、导演构思、编腔配曲、演员分工、人物造型都必须考虑行当。每个剧种都有相应的行当体制。考察
客观物态美和主观意趣美的结合--读王安石《陂杏花》
作者:黎昌经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客观物态美和主观意趣美的结合--读王安石《陂杏花》
客观物态美和主观意趣美的结合——读王安石七绝《陂杏花》
作者:黎昌经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客观物态美和主观意趣美的结合——读王安石七绝《陂杏花》
GK 高效燃烧器和它的研制者——记台湾省籍女工程师陈道
作者:崔援朝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程师  台湾  炎黄子孙  高效燃烧器  炉边  石油化工  南京  石油公司  炼油厂  六十年代 
描述:一九八○年秋的一天,南京炼油厂A 号炉边出现了一个动人的场面。美国某著名石油化工设计公司总裁林先生,在观看了GK高效燃烧器成功的试验后,激动地紧握住厂长的手说:「我为我是一个炎黄子孙,血管里流着中国人的血而感到自豪。」GK 高效燃烧器,国外一些实力雄厚的石油公司花了大量美元,动用了大批人力,
布利登公司在加潘贝里矿谋求最高生产效率
作者:L.怀特 孟庆仁  来源:国外金属矿采矿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选矿厂  矿石  生产效率  硫化矿物  金属价格  矿山  分层充填采矿法  金属矿采矿  地下矿  斜坡道 
描述:处理加潘贝里矿的矿石。布利登公司1987年在该矿将用分层充填采矿法从地下矿采出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看成南”-评建国以来有关研究黄庭坚的
作者:詹八言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王安石变法  现实主义  司马光  熙宁变法  神宗  朱东润  诗论  论诗主张  叶县 
描述:诗,这是左的思潮在古典文学领域的一种反映。总结一下历史的教训,实事求是地把颠倒了的是非颠倒过来,或将有益于黄庭坚研究的现在与未来。
久雪终会有晴时:读王磐“南吕·一枝花”《久雪》
作者:朱晨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磐  汤显祖  王骥德  散曲  词人  徐渭  曲律  曲论 
描述:持朝政,下对百姓百般盘剥,民众苦不堪言。当此乱世的曲家王磐,借曲抒情,影刺现实。《久雪》一曲一反以往文人咏雪、赏雪、赞雪的笔调,痛斥雪的祸害。此曲构思独到之处就是将曾被当作纯洁无暇或昭示丰年的雪比作了当时社会上的邪恶势力,而且巧妙地围绕大雪及其久下不停所带来的灾害层层铺叙,并诅咒其终将被烈日春风所烤化吹融,从侧面对恶势力加以嘲讽,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第一支曲[一支花]开头就连用“乱飘”、“密洒”、“恰飞”、“又舞”四个动词性短语,使得铺天盖地、飘飘扬扬的大雪在顷刻之间迎面扑来。这真是一场飞扬跋扈的大雪!瞧,雪花飞窜在“燕塞边”,飘落在“程门外”,飞舞在“梁苑”里,徘徊于“灞桥”上,似欲摧毁世间万物。“燕塞边”、“程门外”、“梁苑”、“灞桥”四个典故构成两组对偶,使读者由眼前上下弥漫、四方飞舞的雪花想到了:燕山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