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冠诗”和“摘帽诗”
-
作者:陆精康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五言诗 近体诗 宋代 原作 七言诗 洪迈 王安石 吻合 随笔
-
描述:近体诗以方寸之地描摹万物,诗人力求辞约意丰自不待言。然以诗家观之,即使精短篇什,亦非无可行增删改易之处。加冠、摘帽即为诗歌意蕴变化之法。所谓加冠,就是句前添字,化五言作七言,令原作在意境上生出变化
-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开场诗和退场诗之比较
-
作者:陈志萍 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开场诗 开场诗 退场诗 退场诗
-
描述:曲牌,也不再使用套语,而是直接概括剧情。两剧在开场诗和退场诗的运用上大同小异,这种"巧合"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是内容决定形式的必然产物。
-
心生戏 神游物 身临境——我演《拾画叫画》的几点体验
-
作者:张富光 来源:艺海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游 体验 柳梦梅 牡丹亭 杜丽娘 艺术境界 封建时代 表演 真实可信 观众
-
描述:心生戏 神游物 身临境——我演《拾画叫画》的几点体验
-
心生戏 神游物 身临境 演《拾画叫画》的几点体会
-
作者:张富光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神游 十六世纪 内心世界 情节结构 戏剧史 杜丽娘 人类 心灵 颂歌
-
描述:心生戏 神游物 身临境 演《拾画叫画》的几点体会
-
古乐发隐(嘉峪关魏晋墓室砖画乐器考证新一版)
-
作者:牛龙菲 来源:甘肃人民出版社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乐器 考古 中国 考古 古乐器 中国 音乐史 中国 古代 资料
-
描述:古乐发隐(嘉峪关魏晋墓室砖画乐器考证新一版)
-
点墨成画 写意人生 ——易凭先生印象■刘绍英
-
作者:暂无 来源:常德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当我醉意朦胧走出酒店的时候,外面的篝火晚会已经开始,主持人操着一口浓郁的常德普通话,一腔楚音跟那堆燃得正旺的篝火一般热情澎湃。这是2009年的冬天,“50、60书画联谊”篝火晚会正在火热进行。受好奇心驱使,我乘着酒意混入其中,坐定发现,在这群书画家中,有一个身材魁伟,披着长发,风度翩翩,浑身散发着艺
-
第七个画梦人左赞军“从不指望画画带来任何名利”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第七个画梦人左赞军“从不指望画画带来任何名利”
-
《周礼·冬官考工记·画绩》琐谈古代色彩学的萌芽
-
作者:范志民 来源:新美术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周礼·冬官考工记·画绩》琐谈古代色彩学的萌芽
-
树中读画:一从龚贤《江村荒柳图》谈他的生平与艺术风格 樊
-
作者:林树中 来源:艺苑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树中读画:一从龚贤《江村荒柳图》谈他的生平与艺术风格 樊
-
风月暗消磨,春去春又来——有感于汪世瑜的《拾画、叫画》
-
作者:张允和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柳梦梅 舞台 汤显祖 观众 女同学 牡丹亭 二十年 大学生 斑白
-
描述: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