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642)
报纸(921)
图书(124)
学位论文(108)
会议论文(5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327)
地方文献 (400)
地方风物 (35)
红色文化 (21)
宗教集要 (20)
才乡教育 (17)
文化溯源 (13)
非遗保护 (12)
按年份分组
2014(407)
2012(344)
2010(340)
2009(289)
1997(92)
1995(101)
1987(70)
1984(56)
1962(6)
1961(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7)
上海戏剧(76)
文学遗产(22)
学术月刊(16)
社会科学战线(11)
江海学刊(4)
北方文学(下半月)(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3)
新建设(2)
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1)
汤显祖文化节遂昌开幕
作者:暂无 来源:皖南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4月8日,演员在2012中国汤显祖文化节上表演昆剧《牡丹亭》。 当日,2012中国汤显祖文化节在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举行。明代伟大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曾任遂昌知县。遂昌经历对汤显祖
遂昌举办汤显祖文化节
作者:暂无 来源:新民晚报美国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梅璎迪)4月7日,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旅游局、遂昌县人民政府等共同举办的2012汤显祖文化节在浙江遂昌举行。  文化节上,昆曲、赣剧、采茶戏、话剧、越剧和婺剧版《牡丹亭》轮番上演
汤显祖艺术节抚州开幕
作者:暂无 来源:信息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抚州讯黄芳、颜俊章、记者周文平报道:22日晚,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在抚州市汤显祖大剧院开幕。百余海内外专家学者和中央省市数十家媒体记者汇聚才乡参加艺术节。开幕式后的首场演出“临川四梦
汤显祖集》化为灰烬
作者:暂无 来源:燕赵老年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上世纪60年代,我在大连大化碱厂当学徒工,每月工资17元,加上倒班费不过20多元。 一天逛书店,我看到一套《汤显祖集》,其中有《牡丹亭》、《邯郸》等杂剧及大量诗文。我一看书价是十几元,便狠了
汤显祖“亲密接触”
作者:杨新元  来源:浙江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杨新元 古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遂昌虽然地处偏僻,但因为是“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曾主政和《牡丹亭》的酝酿创作之地,所以名闻遐迩,一直以来就是中外汤学专家、学者寻访
《牡丹亭》回家“汤显祖”出国
作者:蔡姬煌 黎彦   来源:中国旅游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回家“汤显祖”出国
汤显祖构筑心中世外桃源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他是戏剧家。一部水墨流香的《临川四梦》自问世起,便注定要惊世骇俗,成为传世经典;他是文学家。几百篇的诗文,或柔美,或铿锵。这些笔墨交织而成的华彩乐章诠释了一位真正的文人墨客的千古风流,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他还是一位受人爱戴的好官。他不附权贵,爱民如子,用理想支撑起自己的信仰大厦。他
《牡丹亭》回家汤显祖出国
作者:王煜  来源:新闻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 “2012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上,昆曲、赣剧、采茶戏、越剧、婺剧、话剧等各种版本的 《牡丹亭》轮
汤显祖与贵生书院
作者:冯斐 陈直 李海珍  来源:湛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贵生书院的前厅古树繁茂,绿荫遮天。 汤显祖墨迹刻在石碑上。 贵生书院内立着汤显祖的雕像。 文/记者冯斐 通讯员陈直 李海珍 图/记者张锋锋 汤显祖,被称为“东方
《牡丹亭》“回家”汤显祖“出国”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茜)4月8日,由浙江省文化厅、省旅游局,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遂昌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的2012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在浙江省遂昌县开幕。文化节期间,浙江昆剧团将在英国莎士比亚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