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古诗词教学的高境界
-
作者:陈群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三种境界 拓展阅读 引导学生 教学重点 情感 教学模式 诗歌 王安石 人生
-
描述:有人说人生有三种境界,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笔者以为,古诗词教学也存在这样的三种境界。"山是山,水是水"的品词析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涉世之初,对他们来说,一切皆是新
-
论张先词在宋初词坛的位置及其通变
-
作者:孫維城 来源:词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初 小令 晏殊 士大夫 情感 柳永 位置 五代词 宋仁宗 民歌
-
描述:,十三四岁时以神童招试,赐同进士出身,后屡任显要之职,宋仁宗时官至宰相。《宋史·本传》说他所作小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词风雍容华贵,闲雅疏淡,有《珠玉词》,今存词一百四
-
晏几道词学思想新探
-
作者:徐安琪 来源:词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感物 人生 功用 词学思想 晏殊 北宋 士大夫 情感 相思
-
描述:味其言也’的慨叹,对此,小山当有‘深情惟有君知’(临江仙)的感喟。小山为词一如其为人,自立规摹,卓荦不群,故而词韵幽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及生发不已的意蕴。晏几道对于词的创
-
找准随文练笔的“点” 踏上“语文园林”的路
-
作者:潘雅频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随文练笔 语文教学 园林 语文教师 文本 汤显祖 杜丽娘 情感 牡丹亭
-
描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由衷感叹。观景如此,语文教学亦如此。语文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领学生步入姹紫嫣红的"语文园林",让他们去感
-
诗中之“景”多“风景”
-
作者:田刚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情感 诗歌 风景 思想感情 表达 自然景物 宋祁 作者人格 张先
-
描述:所谓"诗言志",即指诗人借助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但是不同的情境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同是春天,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
-
评中西方文化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中女主人公情感
-
作者:李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评中西方文化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中女主人公情感
-
视角和声音转变对文本情感建构的影响:《牡丹亭》英译研究
-
作者:洪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叙事方式 英译文本 文学翻译
-
描述:视角和声音转变对文本情感建构的影响:《牡丹亭》英译研究
-
从山野之花唱至胸怀天下——昆曲艺术的情感魅力
-
作者:韩大晗 来源:世界博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魅力 昆曲艺术 牡丹亭 剧本创作 故事 赵五娘 千字文 爱情 观众 遗产
-
描述:“昆曲”这一艺术形式于汉民族性格、情感、精神的绝佳反映。
-
虞集诗文研究:学术主张与情感积累的寻绎
-
作者:吴琼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虞集 南人 生平叙介 学术主张 情感积累
-
描述:著作的掌握、學理主張的釐清與情感積累的呈現。
-
情感·责任·奉献-——上海女孩何涛的故事引发热议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刊5月6日以《一位上海女孩的爱情守望》为题,报道了年轻美丽的上海女孩何涛的爱情故事:5年前,何涛爱上了在上海打工的六安小伙侯灿,不料侯灿出了车祸全身瘫痪,生活无法自理。面对灾难,何涛毅然决定嫁给躺在床上的侯灿,用一生的爱来照顾他。何涛随侯灿来到六安农村,过着艰苦而清贫的生活。 报道引起社会的强烈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