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雕琢与锤炼:古代文论学习札记
-
作者:江午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 论学习 王安石 《与兄平原书》 “自然” 刘熙载 自然美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审美趣味
-
描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绩满眼。’”可见当时之审美趣味。其后,历代许多文论家都标举自然美。如南朝梁钟嵘在其《诗品·序》中慨叹当时文坛“自然英旨,罕值其人”,唐司空图在其诗论《二十四诗品》中专列“自然”一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与友人谈及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言道:“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清人的诗话、词话中,对“自然”的标榜更是俯拾即是,如“自然古雅有风神”、“(诗)尤贵自然”、“字句要刻画而自然”、“词以自然为尚……古人名句如‘梅子黄时雨’、‘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外自然而已”等等。
-
学习方法七得——南宋教育家陆九渊的学习方法论
-
作者:宗河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学习方法论 教育家 简易 消极方面 南宋 自立 心即理 学者 功夫
-
描述:学习方法七得——南宋教育家陆九渊的学习方法论
-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
作者:杜殿坤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习活动 学生 主要问题 主体作用 组织者 教师 中小学教学 命令者 创造性 执行者
-
描述:教师应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命令者”,学生只是单纯的被动的“执行者”。这样做,学生根本谈不上什么创造性。因为,这是强迫
-
元明清文学学习指要(二)
-
作者:宁百庚 来源: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文学 杜丽娘 指要 汤显祖 人民起义 思想内容 清初至清中叶 文学主张 科举制度 贾宝玉
-
描述:乱自上作”,“官逼民反”歌颂了起义的英雄。总结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教训——中国封建社会人民起义最终的失败是由于其不彻底性。二、《水浒传》反映了中国封逼
-
诵读法应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
作者:曾宏 来源: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文学习 诵读法 熟读背诵 教学方法 基本方法 基本功 《古文观止》 言语要素 语言的习得
-
描述:诵读法应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
课堂应是农村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
-
作者:李贞祥 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 研究性学习 主渠道
-
描述:分析了在农村中学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指出课堂应是农村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以及如何利用课堂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要点。
-
关心学生的学习应是学生工作的重点
-
作者:金仲辉 来源:首都师大盟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关心学生的学习应是学生工作的重点
-
数学学习应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
作者:周卫平 来源:安徽教育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学习 学生主体性 教师 问题情境
-
描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仍采用的传统教学法的一种特点就是直接把教学结论“说给学生听、写给学生记、做给学生
-
语文学习应是学生和谐发展的过程
-
作者:张燕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学习 和谐发展 合作学习 语文学习 教师 课堂教学 阅读教学 课程实施 语文课程标准 学习方式
-
描述:新课改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
-
快乐学习不应是一种苛求
-
作者:张启华 来源:科学咨询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快乐学习 中小学生 作业 学习生活 学校 中学 高考 媒体 家长 心理健康教育
-
描述:随着新学期的到来、莘莘学子又背上书包上学堂了。面对新学期,不少孩子感到的却是恐惧。日前上海《新闻晨报》报道:该市一些名牌中学规定:该校学生一律不许打游戏、不许看电视连续剧、不许同学聚会,每天至少在书桌前坐满8小时,据称这是为了提前进入高三状态。[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