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清代“佛”吴嵩粱诗学观摭谈
作者:李华 徐国华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吴嵩梁  诗话 
描述:吴嵩梁是清嘉庆、道光时期诗坛名家,时有“佛”之誉。吴氏的诗学观集中体现在他所作的《石溪舫诗话》与一些论诗诗中。昊氏的诗学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本体论——注重家人品才气和创作论——注重学门径与诗歌
与史思想意境的交融:王安石读史诗浅议
作者:瞿林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读史诗  读史诗  史学史研究  史学史研究 
描述:关于王安石的咏史诗,已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但王安石的读史之,尚少有研究。其读史之,是通过阅读史书抒发自己对于重要史事或历史人物的见解,既彰显了的意境,也反映了史的思想,是与史思想意境交融
“笔端三昧,游戏自在”:浅谈韩国集句
作者:  金程宇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国汉文学  创作  文天祥  作品  游戏  王安石  朝鲜时代  自在  宋诗  高丽 
描述:集句,指集录前人诗句而重新创作之诗作,明徐师《文体明辨》云"集句者,杂集古句以成也",即指此种诗体而言。其体式有
试论胡应麟的学术研究方法对《薮》著述的影响
作者:冯韵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薮》  学术研究 
描述:特的地方,比如体例结构,研究方法等。
清代“佛”吴嵩梁诗学观摭谈
作者:李华 徐国华  来源: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吴嵩梁  诗话 
描述:吴嵩粱是清嘉庆、道光时期诗坛名家,时有“佛”之誉。吴氏的诗学观集中体现在他所作的《石溪舫诗话》与一些论诗诗中。吴氏的诗学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本体论——注重家人品才气和创作论——注重学门径与诗歌
《牡丹亭》中陈最良用“”例解
作者:李春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诗经》  《诗经》  陈最良  陈最良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中,塾师陈最良以教为女教,又用《毛诗》医病。他随心所欲地解《》,既是他迂腐性格的反映,也是明代教情理之争的反映,同时寄托了汤显祖的人文教情怀。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
作者:赵超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气象  自然气象  物感说  物感说  审美意境  审美意境 
描述:物感说”中的混沌一体,到唐宋时期“兴感说”中的条分缕析,可洞悉这种作用的历史发展轨迹;另一方面,人在诗歌创作中,主动运用自然气象的意境营造功能,形成了不少凝结历史传统和民族心理的审美意境
宋玉赋对词赋中纪梦意象的启发与影响
作者:苏慧霜  来源:艺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玉  高唐赋  巫山神女  梦境  杜甫  神女赋  游仙  地理标记  朝云  晏几道 
描述:一、讽谏与抒情:启示汉唐赋中的梦游仙赋辞赋文学中的游仙梦赋,见于屈原《九章·惜颂》:"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屈原梦魂登天,踽踽独行,独白的叙述,完全第一人称的叙述笔法,叙情怨而志意深;宋玉则进一步以对话方式和昼寝梦境铺叙的手法,发扬屈原"讽谏"的精神,委婉寓讽谏于纪梦
“五一”赏剪纸艺术作品展览三万游客“汤馆”感受临川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陈伟铭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晚报讯为期10天的“龚智杰剪纸艺术展”,自4月30日起在市汤显祖纪念馆清远楼举办,由中国剪纸协会会员、我市知名剪纸艺人龚智杰精心创作展出的《大观园》、《金陵十二钗》、《京剧脸谱》共53幅人物、花鸟、风景等不同题材剪纸作品,吸引了众多市内外游客利用“五一”假期前来参观。据
地铁2号线里见了杜丽娘不是穿越,是有人在唱《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卫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昨天上午9点,地铁新街口站大转盘处围满了人,透过人群可以听到阵阵美妙的乐音。原来,在昆曲申遗10周年之际,具有600年历史的昆剧名段昨天在地铁里上演,唐明皇、杨贵妃、李香君和杜丽娘这些昆曲里的经典人物悉数登场。 通讯员 宏斌 玉荣 本报记者 刘莉莎 演出前化妆至少要40分钟 一方小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