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16)
报纸(715)
学位论文(174)
图书(151)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459)
地方文献 (14)
文化溯源 (5)
宗教集要 (4)
地方风物 (4)
才乡教育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2(512)
2011(501)
2010(509)
2009(446)
2006(333)
2004(225)
2001(220)
1992(109)
1990(1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8)
史学集刊(8)
成才之路(7)
辽海出版社(4)
今日中国出版社(2)
中国人大(2)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广西财务与会计(1)
文苑撷英拾趣
作者:郭文卿  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郭沫若  雪中芭蕉  《醉翁亭记》  唐宋八大家  东坡  文学创作  陈季常  创作精神 
描述:文苑撷英拾趣郭文卿在中华文明古国历史长河中漫游,胜览长江三峡风光,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在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进程中,历代至今不知有多少人以极大的热忱,以毕生之精力活动于文苑,他们的实践和经验,为后人留下了最可宝贵的财富。现撷取几束小花,奉献于读者面...
唐宋八大家逸闻趣事谈
作者:郭文卿  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东坡肉  逸闻  苏辙  范仲淹  《集古录》  黄庭坚  苏味道 
描述:唐宋八大家逸闻趣事谈郭文卿“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位散文诗词大作家。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及三苏父子苏洵、苏轼、苏辙。“唐宋八大家”的说法,始于明初朱右编的《人
单元教学系列辅导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单元教学  林觉民  新格律诗  论证方法  环境描写  驳论文  语言特色  反驳方式  王安石  《“友邦惊诧”论》 
描述:单元教学系列辅导初二册第七单元[教学提要]一、比较记叙文与议论文的不同的体裁特征,了解其运用的主要表这方式。二、理解同一种表达方式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是怎样具体运用的。三、分析记叙文中适当穿插议论,议论文中适当进行记叙的表这效果及其对表现中心思想所起的...
好一个“绿”字了得
作者:陈祥麟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兴化市  体现出  供电局  比喻为  头发  多年前  咏春  扬州  少年 
描述:记得十多年前上大专夜校,老师给我们讲解王安石的《夜泊瓜洲》一诗时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这一个“绿”字,无论怎样用其它字替代,都不能体现出当时“春意盎然”的效果。时至今日,依然
宋人喜食羊肉
作者:张清宏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羊肉  肉食品  推广与普及  “祖宗家法”  《字说》  《铁围山丛谈》  烹调方法  王安石  北宋宫廷  宋人轶事汇编 
描述: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就不能随意
妥善处理情感垃圾
作者:张子勤  来源:长寿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妥善处理  垃圾  武器和工具  公民合法权益  攀附权贵  情感投资  废液废渣  人生坐标  王安石  心理伤害 
描述:“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才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这是宋代的政治家和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题为《树影》的诗,据说是借物咏怀地表述了诗人对官场的憎恶之情。今天借来表述对污染环境的废弃垃圾
释众难常续绝句 勃文兴每拈妙联——中楹会员孙释勃先生对联创
作者:张德成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绝句  楹联  设备安装  王安石  学会会员  公司工会  陶然亭  梁羽生  俞平伯 
描述:孙释勃先生现为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工会副主席、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工作之余潜心楹联艺术,经常有联作见诸国内报刊。但最绝的功夫是善于对绝联而载誉一方,名重联坛,被誉为‘并州才子’。就先生所对古人传下来的绝句而言,其艺术影响遍及国内,流传海外,为广大对联爱好者
开拓熙河的王韶
作者:常青  来源:发展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韶  神宗  河湟  渭源  秦州  熙宁  招抚对象  王安石  吐蕃  浮桥 
描述:于是断西夏的右臂。王韶所指的河湟,即洮、河、兰、鄯这一片地方,也就是现在的临夏、甘南二州,及兰州、西宁地区。这一带自唐安史之乱后为吐蕃占据。唐末吐蕃分崩离析,部落之间“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自伏羌寨(今甘谷县)以西至兰州,都有分布,他们正是王韶听说的招抚对象。王韶的建议是合乎当时的客观情势的,所以,《平戎策》一上,马上就得到神宗的重视。当即神宗就向王韶召问治边方
从圈阅的传说说开去
作者:刘旭光  来源:秘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现代汉语  公文处理  文件处理  术语  层次深度  处理办法  机关公文  再签署  领导人 
描述:传说。
毛泽东读过十七遍《资治通鉴》
作者:成国银  来源:党史博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毛泽东同志  《史记》  司马光  王安石  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  编年史  中国史  政见不同 
描述:19岁的毛泽东就开始阅读这部书,并由此开始奠定了了解中国历史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历史古籍的阅读、整理、出版极为关注。1954年,第一次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