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57)
报纸(73)
学位论文(26)
图书(13)
会议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6)
地方文献 (33)
宗教集要 (15)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3)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
2011(77)
2009(52)
2008(53)
2003(39)
2002(21)
2000(29)
1999(34)
1997(23)
1994(27)
按来源分组
文史知识(10)
艺术百家(3)
散文(海外版)(2)
戏剧之家(2)
戏剧艺术(1)
四川戏剧(1)
江海纵横(1)
兵团建设(1)
协商论坛(1)
陕西教育(1)
茅盾赞王安石
作者:曾敏之  来源:文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曾敏之 茅盾先生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主将之一。1920年曾接编《小说月报》。1921年与郑振铎、叶圣陶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并从事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转入地下,开始文学创作生涯。1928年前后创作《蚀》三部曲,揭示大革命时期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1930
隶书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珠江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作者简介:谷?,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展和国内外大型书展,并被陕西省博物馆、中南海、北京图书馆、澳门贾梅士博物馆、日本成田寺等处收藏。传略被收入《中国书法家
谈王安石的《和农具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谈王安石的《和农具》 炮一连评论组(1975.07.08) 谈王安石的《和农具》 解放军某部机  炮一连评论组 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的王安石,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
从王安石的所想到的
作者:潘炳环  来源:北海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每当年头岁尾,欲暖还寒,除旧布新的时候,如有一点诗意、诗兴或诗情,我不禁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影响之大,流传之广
茅盾赞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茅盾赞王安石
书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书王安石
读王安石的《和农具
作者:解放军某部机炮一连评论组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读王安石的《和农具
从王安石的所想到的
作者:潘炳环  来源:河北师大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从王安石的所想到的
应是雨催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应是雨催
拾趣
作者:杜署章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拾趣  石榴红  风动  北宋  制谜  暑天  辞官  户部  东海 
描述:北宋王安石是一位制谜能手。某暑天,他与王吉甫在室外乘凉。王安石随口念出一首谜:“户部一侍郎,恰似关云长。上任石榴红,辞官金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