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殊《珠玉词》新评
-
作者:万斌生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晏殊《珠玉词》新评
-
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
-
作者:谢桃坊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
-
解读晏殊《蝶恋花》的三个层面
-
作者:赵倬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王国维 主人公 波瓦尔 作者与读者 《人间词话》 阅读原则 三个层面 阅读规律 前苏联学者
-
描述:通,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际过程。根据前苏联学者波瓦尔宁提出的阅读原则,亦即波瓦尔宁阅读者守则所说的先理解、后评论的规定,首先是对作品的认识,这是阅读的第一个也可以
-
晏殊诚言升官晋职
-
作者:湖北 范军 来源:演讲与口才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晏殊诚言升官晋职
-
江西词派首领人物——晏殊
-
作者:林汝津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庐陵 江西词派 晏殊 临川 首领 南丰 欧阳修 新喻 派别 江西籍
-
描述:《宋诗派别论》指出:“诗之有派别始于宋。欲论宋诗,不可不知其派别。盖一派有一派之方法,一派有一派之习尚,一派有一派之长短,一派有一派之宗主。”为什么呢?《宋诗派别论》又指出:“凡派别同者,其诗之方法同,习尚同,长短同,宗主同。”
-
论晏殊词的客观理性色彩
-
作者:陈志斌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珠玉词 情感抒发 情感抒发 理性 理性
-
描述:认为晏殊《珠玉词》在情感抒发中带有浓厚的客观理性色彩 ,表现为不觉痕迹的情感流露 ;适可而止的理性分寸 ;深刻透彻的观察分析和对自然人生的哲理点示。
-
对于“渐变”的感悟与描绘:谈晏殊的《浣溪沙》及其他
-
作者:杨海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渐变 感悟 晏殊词 浣溪沙 宇宙人生 伤春 自然界 时序 光流 特色
-
描述:读晏殊词,有一点不能不重点提出,那就是他对"渐变"的敏锐感悟与精细描绘。这一特色,即是大晏词最具魅力所在。试以他的名篇《浣溪沙》为例:
-
试论晏殊词的创作范式
-
作者:李宏业 苗菁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词 创作范式
-
描述:风貌
-
晏殊、欧阳修词与审美直觉
-
作者:蔡起福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直觉 欧阳修词 审美意象 晏殊 表现性 苏珊·朗格 艺术直觉 审美主体 深层意蕴 范仲淹
-
描述:展开、情感的渗透、意象的孕育等。为了进一步领略晏欧词的艺术魅力,我们有必要去探讨他们是怎样由审美直觉而获得审美经验,从而创造出审美意象的。
-
晏殊重才不重名
-
作者:吉泱 来源:人事与人才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社会影响 发现人才 优秀人才 家庭情况 唯才是举 选拔人才 集贤院 实事求是的 诗格
-
描述:不循惯例,命随从只念诗,免去其他。他听着听着,发现一首诗格调高雅,写得与众不同,才查问作者是谁。随从告诉他,作者是当地一个任主簿的小官,名叫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