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牡丹亭》中的情与理
-
作者:司国芹 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 理
-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作者以情抗礼,让杜丽娘用“至情”战胜了“理”,把批判的锋芒直指禁锢人们精神的封建礼教,反映了人们要求思想开放、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重新审视其中情与理的关系
-
由《牡丹亭》看汤显祖的“至情”论
-
作者:张冰 张本昌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 杜丽娘
-
描述:作为“临川四梦”之翘楚,《牡丹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汤显祖“至情”的世界观。杜丽娘作为“至情”的化身,她对爱情生生死死的追求其实就是汤显祖对“情”的追求。本文尝试结合《牡丹亭》文本阐释汤显祖的“至情”论。
-
论汤显祖《牡丹亭》的深层意蕴
-
作者:苏天宇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论 讽世意识 悲剧意识
-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在一对青年男女梦中相会、因情而死、死而复生的故事中,汤显祖以言情之文表达着自己理性思考的内容,《牡丹亭》集中体现了汤显祖宣扬的“至情”论,并且具有强烈的讽世
-
一部世界经济发展的宏篇叙事之作:读姜洪先生的《世界经济论纲》
-
作者:贺耀敏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世界经济体系 中国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道路 全球化 新兴经济体 经济成长 非典型性 快速发展 产业格局
-
描述:,也就是典型性与非典型性发展道路问题,这一问题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世界经济研究的范围和概念范畴,同样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因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更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一定会受到广大经济学家和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读者们的欢迎,一定会引起大家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
-
服饰与政治:读《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有感
-
作者:王伟 来源:美与时代(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周礼》六冕的"宗经"、"复古",与对现世君王权力及政权品位结构的"尊君"、"实用"这两套理念模式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这种张力表现在历代冕服礼制的"蛇形推进"的变迁之中。该书虽然是一部政治制度史研究著作,服饰只是其研究政治制度的史料,然而其研究视角也能给设计史研究带来启示。笔者认为相对于复原历史中存在过的设计物品,理解其存在于当时历史语境的合理性,对设计史研究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
时代的宣泄和愤怒:读徐春林长篇小说《白虎郢都》有感
-
作者:张蕴华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郢都 潜规则 长篇小说 女性 宦海沉浮 乳房 乳腺癌 男人 时代 乳癌
-
描述:背景下价值观的扭曲、良知的缺失、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沉沦……徐春林写作的目的是想“通过乳房的病变来把社会上一些如乳癌一样的生活现状反映出来。
-
传统文化与创意产业
-
作者:李昕 来源:群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意产品 文化创意 牡丹亭 文化差异 文化折扣 产业结合 文化产品 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
-
描述:勃发展的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贸易逆差依然十分严重,欧美国家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强势地位依然非常突出,我们的文化创意产品在国际竞争
-
戏曲之况味
-
作者:颜湘君 来源:书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人生 白先勇 刘希夷 牡丹亭 昆曲 故事 无限 少年 唱腔
-
描述:依依呀呀的唱腔中,原有着无限的韵致和深情,待得有了一定生活阅历,看过了人事沧桑,方能解得其中几许况味。
-
秋至兰香远 天寒松不凋:昆曲艺术的业余传承
-
作者:池玉玺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昆曲 昆曲艺术 曲家 牡丹亭 演出 俞平伯 保护工作 文献保存 理论研究 艺术形式
-
描述:存,以及维持昆曲艺术不至消亡,都起过决定性的历史作用。
-
昔日北京动物园古桥(下)
-
作者:杨小燕 来源:北京档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动物园 牡丹亭 古桥 照片档案 试验场 拆除 扩建 游廊 景区 珍贵
-
描述:北京动物园内的古桥大部分已在扩建中拆除,只留下珍贵的老照片档案,与大家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