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郑和下西洋》:“三个男人一台” --唐国强演明成祖 罗
作者:晓国  来源:牡丹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综合消息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特别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正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播出,一股“明史”热潮亦随之被掀起。该剧讲述了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曲折而辉煌的一生,用史诗般的豪华笔触,描述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重大历史。 该剧中,最受关注的 “郑和”,由TVB著名影星罗嘉良扮演
街谈王晓理不应是贩卖痛苦的“肉”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街谈王晓理不应是贩卖痛苦的“肉”
大光明戏院 今天日董明蓋张铭声
作者:暂无 来源:时事公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大光明戏院 今天日董明蓋张铭声
宋杂剧、杂扮与南、北杂剧的行当体制:兼考酸孤旦
作者:苏子裕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杂剧  北杂剧    宋金杂剧  元杂剧  行当  正杂剧  汤显祖  院本  剧目 
描述:宋杂剧、杂扮与南、北杂剧的行当体制———兼考酸孤旦苏子裕演出角色按行当分派,这是戏曲艺术的一个特色。编撰剧本、导演构思、编腔配曲、演员分工、人物造型都必须考虑行当。每个剧种都有相应的行当体制。考察
梦的诗学:因情成梦,因梦成:汤显祖戏剧理论的心理学阐释
作者:胡玉萍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梦”  “情”  《牡丹亭》  杜丽娘  《邯郸梦》  心理学  戏剧创作  《南柯梦》  潜意识 
描述:”的前提和基础,它孕育并催生了“梦”,“情”是创作的巨大动因,是一种创作的内驱力;“梦”是“情”的转化和象征,即“梦”使“情”得到了宣泄与升华;而“”是“情”和“梦”的表现形式,即“”这种文学
论徐霖《绣襦记》(续):古名著讲座之九
作者:孔瑾  来源:剧作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古代戏曲  中国  绣襦记 
描述:论徐霖《绣襦记》(续):古名著讲座之九
论徐霖《绣襦记》:古名著讲座之九(未完待续)
作者:孔瑾  来源:剧作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绣襦记  文学研究  古代戏曲  中国 
描述:论徐霖《绣襦记》:古名著讲座之九(未完待续)
“因情成梦,因梦成”-明清文人传奇作家文学观念散论
作者:郭英德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作家  传统文学观念  明清文人  散论  汤显祖诗  艺术思维  传奇文学  审美创造  历史真实观  近代文学 
描述:益缘饰为之,然尚存梗概”。到明中叶文人传奇问世之后,戏曲创作征实尚史的历史真实现一度占上风,
以梦释的心理分析方法臆说--兼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比较
作者:郑传寅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弗洛伊德  心理分析方法  文艺创作  汤显祖  戏曲作品  心理过程  批评家  戏曲批评  戏曲创作  艺术思维 
描述:提起梦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我们首先会想到弗洛伊德。但只要稍稍注意一下我国古代的文艺批评就不难发现,汤显祖、谢肇淛等批评家早就提出了“因情成梦,因梦成”、“与梦同”等重要论断,王骥德、李渔等踵事增华
杜甫与花卿──杜甫《赠花卿》《作花卿歌》解释商榷
作者:户崎哲彦 陆建林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赠花卿》  杜甫  唐诗  杜诗  礼乐  胡应麟  黄庭坚  安史之乱  森槐南  杨慎 
描述:杜甫与花卿──杜甫《赠花卿》《作花卿歌》解释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