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哲学中的“道”及“”、“道”关系
作者:刘宗贤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圣人  思想  陆九渊  朱熹  道德意识  道德行为  道德修养  伦理原则  道德准则  理性原则 
描述:;或者从宋明理学的一般常识出发,把道等同于“理”。这也是对陆九渊本体论思想的性质往往搞不清楚的原
张方平与苏轼的契之交
作者:杨胜宽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方平  苏轼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文集  《乐全集》  苏氏  张氏  神宗 
描述:修写了一封推荐信。自此以后,苏氏父子与张方平开始了漫长而亲密的交往。
关于“女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释义
作者:李子春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子    《七月》  《诗经》  释义  异质同构  《周礼·地  “兴”  《古代汉语》  农事诗 
描述:知此段内容:和暖的初春,黄莺在欢快地鸣叫;桑树发出了嫩芽,少女提着漂亮的篮子,沿着小路,到这里来采摘桑叶;渐渐地白天长起来了(到了暮春)
处事执,不为毁誉而变更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思想  王安石  司马光  宰相  担任  要职  推荐  大臣  评价 
描述:司马光、王安石和吕公著都与欧阳修思想有分岐。但欧阳修担任副宰相时,却上书推荐这三个人可以担任要职。大臣陈恭公一向跟欧阳修不友好。后来陈恭公被
天王补丹的传统认识与现代研究
作者:金岚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王补  现代研究  临床应用  危亦林  医方集解  人参  效方    五味子  中医学院 
描述:天王补丹是著名传统中成药之一。本文作者对本方的起源、发展进行了历史的考证,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认为天王补丹最早见于元·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一书,以后历代医书均有记载。在临床应用方面,近代
天王补丹的原始方
作者:王淑民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敦煌卷子  天王补  佛经  宣和  危亦林  效方  唐人  失眠  方剂  原始 
描述: 天王补丹,是治疗心悸、健忘、失眠的著名方剂,根据谢观编纂的《中医大辞典》认为最早见于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但作者近来在整理敦煌卷子古医书过程中,于唐人书写的佛经发现名为“毗沙门天王奉宣和尚
胡宏“”论及对陆九渊“心学”的影响
作者:罗来文 赵国力  来源: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宏  心性  本体  人性 
描述:胡宏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提出了"性"本论,但在论性的同时并没有舍而不谈,相反,他对""论述颇多。从其性本论出发,他对心性关系也作出了不同于其他理学家的解释。
陆九渊“即理”的一种读解
作者:刘英波 李雪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即理  读解 
描述:色,也有其缺憾之处。
通往“”的圣坛 哲学家王阳明的心路历程
作者:李青  来源:大科技(百科探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圣坛  父亲  陆九渊  心路历程  竹子  朱熹  宇宙  宦官 
描述:问"天"问出来的"心学"南宋时期,江西抚州今溪的一个大户人家。一个才满四岁的小男孩,用充满童真的眼睛久久地盯着天空。尔后,孩子拉着父亲的衣角,好奇地问:"父亲,父亲,宇宙是什么?"父亲听罢吃了一惊,
陆、王“即理”辨异
作者:丁为祥  来源:理论建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陆象山  即理  陆九渊  陆王  知行本体  道德实践  宇宙论  同上  统一途径 
描述:即理”是陆象山和王阳明共同主张的理论命题.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哲学史上才一直以陆王并称。实际上,他们的“即理”命题,不仅在概念含义规定上存在着差别,而且其意旨也确实不同。正是这一不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