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山心学视野下的九卦之序:兼与张勇先生商榷
-
作者:赵荣华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九卦之序 康德
-
描述:宋代理学的易学维度,是中国学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陆九渊虽然没有像程颐、朱熹那样系统地注释《周易》,但对九卦说的重视程度实远胜程、朱。陆九渊赋予了九卦丰富的心学内涵,而其中的某些内容与康德的实践哲学亦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陆九渊对于九卦之序的心学诠解,是其道德哲学的缩影。
-
《牡丹亭》蓝本问题辨疑:兼与向志柱先生商榷
-
作者:伏涤修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 著录 著录 传奇体 传奇体 汤显祖 汤显祖 清平山堂话本 清平山堂话本 书目 书目 可能性 可能性 文言小说 文言小说
-
描述:材三种小说与《牡丹亭》进行文本比对,可以确知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既是传奇《杜丽娘记》、《杜丽娘传》的渊源所自,也是《牡丹亭》的创作蓝本。
-
寻访“东方莎士比亚”的文学足迹 ——写在汤显祖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汤显祖 1550-1616
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与梅兰芳的弟子李世芳合演《牡丹亭·游园》的造型。
位于江西省大余县的牡丹亭公园。
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
编者按: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诞辰460周年。12月17至21日,南昌大学召集全国百名
-
王安石的阅读批评与文学政治观
-
作者:阮忠 来源: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阅读批评 阅读批评 文学政治观 文学政治观
-
描述:在北宋文坛上,王安石的阅读批评体现在诸子著述上,他识同辨异,表现了纳诸子之学入儒的思想立场。同时,他的性情合一说落脚点在经术,而不是文学的“性情”。这都影响到他为文应当补世、适用的文学政治观。
-
元人吴澄的江西地域文学观
-
作者:李超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吴澄 江西 江西 地域文学观 地域文学观
-
描述:元代大儒吴澄结合地域谈论文学这一点很少为人关注,他由山川特点到人才特点再到文风特点,形成认识地域文学的一种独特思路,并对古代江西地域文学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
王安石禅学思想及其形成理路的文学观照
-
作者:左志南 来源:求索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诗文 诗文 禅学 禅学
-
描述:个过程。今天,我们研究王安石,对其禅学路径及其特点也应予以充分关注,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王安石思想的研究,也可反观北宋士大夫集团治学禅经之历史自觉性。
-
風中的回音:《牡丹亭》反傳統 崑曲起死回生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靜雨 來自香港的北大美學博士生
過去兩年,課餘去百周年紀念堂看表演成為我在北大的生活習慣。除了電影,各類中外藝術都有專場表演。欣賞得最多、印象最深刻的,算來應是崑曲。《長生殿》、《單刀會》、《琵琶記》,當然還有《牡丹亭》,溫婉沉厚的唱腔,精美雅逸的舞台布置和極富藝術象徵意味的場景調配,擅於把握情
-
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文学典故翻译技巧探析
-
作者:李学欣 来源:长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典故 典故 译语读者 译语读者 译者 译者 杜丽娘 杜丽娘 形象鲜明 形象鲜明 原典 原典 柳梦梅 柳梦梅 喻义 喻义 正确理解 正确理解
-
描述:276句以集唐诗形式出现的典故诗句外,共涉及用典词句约达600多处。这些典语典句,或喻事喻理,或喻形喻情,为文章增辉生色,使剧作文采斐然。然而这一超凡的用典特色却为英译工作平添了无尽的艰难。然而,汪榕培教授却以其广博精深的学识和严谨不苟的治译精神出色地解决
-
临川一中诗雨文学社“青少年文学写作基地”揭牌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晚报讯近日,临川一中诗雨文学社“青少年文学写作基地”揭牌仪式在该校新校区举行,临川区30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
据了解,团中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在北京中国影视基地举行的2010年
-
“文学巨子”袁枚改变了我一生-——王英志访谈录
-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 刘放 同为一等奖的,还有学者余秋雨先生 晚报会客厅:王老师好!感谢你在我们晚报的《怡园》副刊开辟“凌云斋”专栏,为我们赢得了一部分固定的读者,或者说是你的“粉丝”。你在文章中陆续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