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亮工《书影》的语言文字学史料价值
-
作者:周远富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书影 语言文字学史
-
描述:[摘要]周亮工的《书影》论述了研究语言文字学的意义和方法,讨论了相关语文学著作及其版本问题,提供了与汉语汉字相关的史料,分析了有关语言文字问题,反映了明季清初的小学风尚。
-
语言·象征——评杨克诗集《图腾的困惑》
-
作者:杨远宏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征 图腾 表达方式 诗歌语言 语言方式 民族 诗歌创作 中国诗歌史 石头 王安石
-
描述:个方向上都是同时性的。如果说王安石的“缘”,贾岛的“敲”,曾经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深刻事件有过不断的提示和照亮的话, 那
-
雕镂至极 渐近自然——《牡丹亭》戏曲语言“雕琢”论
-
作者:李晓刚 来源:陕西教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语言 杜丽娘 女主人公 思想感情 《西厢记》 汤显祖 蜘蛛丝 《文心雕龙》 雕镂
-
描述:传统观点认为《牡丹亭》戏曲语言“雕琢”,不如《西厢记》语言自然、爽朗,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我个人认为,语言的“雕琢”,正是《牡丹亭》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首先,语言的“雕琢”,体现了作者对作品
-
古诗语言学习札记——几种改变词语原义的修辞格
-
作者:王政白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格 词语 白居易 古诗 原义 借喻 修辞手法 白发 王安石 事物
-
描述:的修辞格,在运用时,有关词语的本来意义,却由于修辞而改变了。如“田原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干戈”的原义是两种武器,即
-
浅谈李渔关于戏剧语言的理论——阅读《闲情偶寄》札记
-
作者:全景长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语言 闲情偶寄 李渔 戏剧理论 戏剧活动 清代 汤显祖 语言规律 明代 见解
-
描述:见解。这些见解很多是符合戏剧语言规律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
吴炳《粲花斋五种》剧人物试析
-
作者:车泫定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想人格 主体与客体 绿牡丹 爱情 吴炳剧作 汤显祖 主体和客体 生员 敌手 中土人
-
描述:吴炳《粲花斋五种》剧人物试析
-
王骥德及其影响下的晚明剧论
-
作者:谢柏梁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戏剧形态 晚明 汤显祖 戏剧创作 戏剧本体论 潘之恒 冯梦龙 戏曲 传播论
-
描述:当与松
-
又是一曲《风流梦》——关于《牡丹亭》及其华剧改编
-
作者:赵俊玠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改编本 莎士比亚 浪漫主义 柳梦梅 文艺思潮 王学左派 现代观众
-
描述: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在东半球与西半球,差不多同时升起两颗戏剧明星,那就是英国的莎士比亚同中国的汤显祖.莎士比亚的剧本,据说至今仍忠实完整地照原本上演,而汤显祖的剧本,能忠实完整地演出的根本没有,就是改编本,也极少演出.这实在是一件今人遗憾的事情.
-
试论汤显祖爱情剧中所表现的个性解放思想
-
作者:邵之茜 来源: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觉醒 叛逆性格 个性解放 封建礼教
-
描述:尖锐冲突,本文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着重论述了作者思想上,政治上的进步倾向和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
-
从信息时代看周礼全的语言逻辑思想和语境观
-
作者:胡霞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语言 逻辑思想 语境观 周礼全 信息时代 计算机信息技术 语言学理论 逻辑学家
-
描述:从信息时代看周礼全的语言逻辑思想和语境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