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3)
报纸(18)
图书(11)
学位论文(10)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6)
地方文献 (12)
宗教集要 (6)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
2011(12)
2010(7)
2004(6)
2000(3)
1999(9)
1995(4)
1994(5)
1992(2)
1986(4)
按来源分组
语文知识(2)
合肥晚报(2)
江南时报(1)
皖西学院学报(1)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散文百家(1)
检察日报(1)
世纪(1)
文学自由谈(1)
体育文化导刊(1)
杜子春对《周礼》今书的校勘及郑对杜校的取舍
作者:杨天宇  来源: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子春  《周礼》  校勘   
描述:的结果只有少部分为郑所取用,其它则仅于郑注中存之以备参。杜校《周礼》的情况和郑取舍杜说的情况都较复杂。幸赖郑注而使后人尚可窥杜子春《周礼》学之一斑。
礼学体系管窥:以藏冰用冰和五祀说为例
作者:刁小龙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学体系  《周礼》  藏冰  用冰  五祀 
描述:立足《左传》的解释立场。可见在面对众多经典需要选择取舍之际,郑立足《周礼》立论,阐释经义。其二,以"五祀"为例:关于"五祀"记载主要见于三礼文献之中,但是杂乱无序、矛盾丛生。郑依据《周礼.大宗伯
礼学的延伸:敦煌吐鲁番出土写本《论语郑氏注》研究
作者:华喆  来源:西域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郑注  《周礼》  《礼记》 
描述:通过对吐鲁番地区出土《论语》郑注残卷内容的分析可知,郑《论语》注具有尊用《周礼》、参用《仪礼》、《礼记》的学术特点。《论语》郑注是郑礼学的延伸,对研究郑的经学有重要意义。
校《周礼》是以今书为底本:驳李源澄所谓“郑注以故书为主
作者:杨天宇  来源:齐鲁文化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底本  李源澄  故书  今书 
描述:说之不可信,而郑校《周礼》以今书为底本,则是不争的事实。
〈周书〉、〈豳风〉注的年代学背景-兼论郑宗《周礼》及今
作者:暂无 来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殷历  周初年代学  周礼 
描述:〈周书〉、〈豳风〉注的年代学背景-兼论郑宗《周礼》及今
论郑《周礼注》从泛时角度对字际关系的沟通
作者:李玉平  来源:励耘学刊(语言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  泛时  字际关系 
描述:研究等也有很多指导和借鉴意义。
校《周禮》是以今書為底本——驳李源澄所谓“郑注以故书为
作者:楊天宇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周禮》    今書  故書  李源澄 
描述:說之不可信,而鄭校《周禮》以今書為底本,則是不爭的事實。
曹洞宗门禅 历代禅师绝世奇行之五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曹洞宗门禅 历代禅师绝世奇行之五
《审音鉴古》和《缀白裘》中《牡丹亭》演出形态的差异
作者:刘庆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审音鉴古  审音鉴古  缀白裘  缀白裘  舞台流变  舞台流变 
描述:演出流动变化的复杂性以及戏班和演员从剧场效果出发经营剧目所作的努力。
牡丹亭下女儿香 闫平·刘曼文谈话
作者:王静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生活  中国油画  表达  美院  美术馆  中国美术  文革时期  内心世界  情感 
描述:刘曼文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