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95)
报纸(1978)
学位论文(122)
图书(63)
会议论文(36)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23)
历史名人 (1060)
才乡教育 (4)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2)
非遗保护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29)
2011(447)
2010(478)
2009(436)
2008(490)
2006(183)
2005(155)
2002(61)
1981(30)
1962(4)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77)
戏剧文学(40)
文学教育(9)
中文自学指导(8)
中学语文教学(6)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5)
语文学习(4)
作家(3)
作家·下半月(1)
甘肃教育(1)
惊梦·离魂·游阴-《西厢记》《倩女离魂》《牡丹亭》的浪漫主
作者:徐凤生  来源:江苏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惊梦·离魂·游阴-《西厢记》《倩女离魂》《牡丹亭》的浪漫主
梅花树下梦依稀-关于《牡丹亭·惊梦》的一个小问题
作者:曹诣珍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惊梦  梦境  人物描写  思想感情  构思 
描述:牡丹亭》中,有这样一个小问题值得注意:杜丽娘是在哪儿做的梦?对此,《惊梦》一出中似乎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杜丽娘和春香在花园闲行不多时:(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
汪榕培英译《牡丹亭》之《惊梦》个案浅析
作者:刘婷  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汪榕培  汪榕培  牡丹亭  牡丹亭  惊梦  惊梦  译者隐身  译者隐身 
描述:文章主要分析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的第十出《惊梦》,从译者显身的层面,探讨译本的翻译策略,并认为译文中存在的否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译文质量。
得意惟在牡丹 好梦始于游园——《牡丹亭·惊梦》赏析
作者:王茂恒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紫钗记》  传奇  浪漫主义  道人  临川四梦  戏剧家  戏曲史  赏析 
描述:牡丹亭梦》。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
作者:高晴宇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比较 
描述:16世纪末,中西方文学史上诞生了《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爱情名著。它们在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文化特征。但又同中有异,各具特色。
有情有趣演红楼:昆曲《红楼梦》折子戏小
作者:张弘  来源:曹雪芹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折子戏  昆曲  曹雪芹  牡丹亭  长生殿  桃花扇  汤显祖  戏曲  创作理念 
描述:本文系昆曲《红楼梦》折子戏的编剧创作理念。文章从为什么以昆曲写《红楼梦》、为什么以折子戏写《红楼梦》、如何以昆曲折子戏写《红楼梦》三方面加以阐述,详细论述了本戏编剧的戏剧观及《红楼梦》剧本创作观。
承古启今 自成一家:谈王仁杰剧作的美学范式
作者:王蕴明  来源:剧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氏  琵琶行  牡丹亭  悲悯情怀  节妇  白居易  王仁杰剧作  作家  心路历程  西厢记 
描述:的体认,有论
20世纪昆曲《牡丹亭》的传播
作者:王頔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  传播 
描述:,于20世纪的各个时期,在传承古雅昆曲艺术命脉的文化精神的激励下对《牡丹亭》的传播,一方面是《牡丹亭》艺术性传播特质的体现。另一方面,文人作为接受主体的职责的改变,由受者变为传者,接受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西厢记》、《牡丹亭》爱情描写之比较
作者:梁素芳  来源:河南农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描写  爱情描写 
描述:崔莺莺和杜丽娘分别是我国古典戏剧"双璧"——《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二人虽然都具有为追求爱情而向封建礼教大胆叛逆的精神,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二人的爱情经历、过程以及由此表现出来
《长生殿》与《牡丹亭》的爱情
作者:郑娇娇  来源: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长生殿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  爱情 
描述:《长生殿》与《牡丹亭》,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爱情的经典著作。但是很多人在赞扬杜丽娘至情的同时,却对李杨爱情加以否定。无论从创作者意图、剧作本身还是社会影响来看,李杨爱情都可称是真正的爱情,值得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