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856)
报纸(713)
学位论文(187)
图书(147)
会议论文(4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835)
地方文献 (73)
宗教集要 (13)
文化溯源 (9)
才乡教育 (7)
地方风物 (4)
红色文化 (3)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3(473)
2011(551)
2010(532)
2009(464)
2006(355)
2005(273)
2002(243)
1975(41)
1974(97)
1957(16)
按来源分组
办公室业务(5)
新湘评论(3)
时代青年(哲思)(2)
科学时报(2)
荣宝斋(2)
上海金融报(1)
新高考(高三语数外)(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
广西师院(1)
北京文艺(1)
一皮颇具特色的王安石教育思想研究专著:王安石教育思想研
作者:张世俊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评  王安石  教育思想  宋朝  罗传奇  吴云生 
描述:一皮颇具特色的王安石教育思想研究专著:王安石教育思想研
杜甫在二十一世纪:从王安石黄庭坚题杜甫画像说起
作者:张志烈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杜甫  诗人    王安石  痛苦  画像 
描述:画卷,抒写了爱国爱民的稷契怀抱,展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灿烂瑰宝。从而杜甫被历代宗仰,敬为集大成之诗圣;国际赞许,尊为世界文化名人。这是迄今为止,不争的事实。而今,历史前进到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祖国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世界上又已面临着“全球化”、“信息技术化”两大历史潮流造成的新的经济政治环境。人们的生活追求、价值观念,较之从前,可以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种条件下,杜甫的诗歌,还能继续发出光和热吗?还能继续“点燃别人”吗?本文拟就此谈一点浅见。一远的不说,就是近几十年内,杜甫也还很密近地“存在”于普通中国人之间。胡适先生《白话文学史》中论及杜甫时说:“(李白)在云雾里嘲笑那瘦诗人杜甫,然而我们终觉得杜甫能了解我们,我们也能了解杜甫...
仙屏书屋初集录十六卷後绿二卷
作者:暂无 来源:山东图书馆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书屋  活字印本  图书馆藏    黄爵滋  山东省 
描述:清黄爵滋撰: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翟金生泥活字印本。半藁九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两边。框17.1×12.5厘米。已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山东省图书馆藏。
一本颇具特色的王安石教育思想研究专著 : 王安石教育思
作者:张世俊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思想研究  临川文化  抚州  纵横比较  出版计划  教育改革思想  文化名人  江西教育  性习论 
描述:,临川这块沃土孕育出众多的文化名人、艺术巨
梅花三弄别样情——陆游、王安石与卢梅坡咏梅之比较
作者:刘建龙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梅花三弄  咏梅  咏物诗  陆游  古典诗词  物我交融  文心雕龙  作者  寓意于物 
描述:我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而咏物诗则是其中一瑰丽奇葩。作者虽名为咏物,以物为吟咏之对象,实则借此抒写各自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感触、不同的情怀、不同的心境。“吟咏所发,志惟深远。”(《文心雕龙·物色》)此所谓寓意于物,寄情于物,寄托深远,才使得物象隽永,清新有味,令
两首风格迥异的哲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与苏东坡的《题
作者:王志尧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飞来峰  庐山  风格迥异  哲理  艺术特色  艺术风格  思想内容  创作思想 
描述:》和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这两首七言绝句来作比较,虽不能以此论定二人的全部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但透过这个小洞天的窗口,亦不难从中窥出端倪。
凌寒卓立暗香袭人——王安石《梅花》简析
作者:陈树馨 陈必信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王安石  汉语翻译  袭人  文学家  墙角  抗严寒  点积  语文  北宋 
描述:墙梅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后两句是写梅花纯白如雪,暗香袭人。如果把四句所表现的意境联系起来看,诗中的梅花不正是诗人自己的画像么?的语言朴实无华,明白如话,含义却又相当含蓄和深刻。的首句“墙角数枝梅
从《王安石》卷看鲜于枢的书风
作者:楚默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书风  用笔  赵孟  书法思想  行草书  作品  元代  线条 
描述:鲜于枢无疑是元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大家。然而今人写的书法史不过匆匆一笔带过,好一点的,最多介绍千余字不关痛痒的文字,也算提及了。这大多源于误解。一般人认为鲜于枢比赵孟頫小,又死得早,留下的作品不多。其实鲜于枢长赵孟頫8岁,其书作,一直受到赵孟頫的推崇,鲜死后,其儿子鲜于必明持父
禅与王安石晚年的生活寄托与创作思维
作者:万伟成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与  佛禅  以禅入  唯心主义  山水诗  创作思维  唯物主义  晚年  《淮南杂说》 
描述:禅与王安石晚年的生活寄托与创作思维万伟成王安石早年研究诗书、遐希稷契、致君尧舜,欲博轩冕、矫时变俗,都是以儒家经邦济世的思想支配的,他的《淮南杂说》一出,见者以为孟子,他用功最深的《周礼》,“固
从钟山系列王安石人生价值体系的调整
作者:严铭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价值取向  价值体系  王安石  诗人  调整  钟山  中国文学史  政治家 
描述:晰看到他努力整合、调整人生价值体系的心路。王安石的这种调整主要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