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好课、解读要求》系列文章之五好的体育课应是主导和主体
-
作者:毛振明 来源:体育教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 课堂教学评价 文章 解读 教学目标 学生特点 课堂教学质量 体育学习
-
描述:堂教学评价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
-
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以《王安石变法》课
-
作者:刘松柏 周丽芳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生创造性思维 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 激发 激发 改革背景 改革背景 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
-
描述:“课堂生成性资源”和“创造性思维”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两个常见概念。关于“课堂生成性资源”,叶澜教授是这样界定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
-
观课有感:『教是为了不教』应是我们追求的至高境界
-
作者:李庆丰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教研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2009年9月17日,林州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20余人来我校调研.我随同进修学校的宋老师等6人听了我校原青海、王俊香两位老师的汇报课.原老师讲授的是九年级上册的<与朱元思书>,王老师讲授的是<岳阳楼记>.
-
数学概念教学应是数学本质的教学:赏析“离散型随机变量”概念课
-
作者:林光来 谢尚志 来源:中学数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随机变量和 离散型随机变量 概念课 试验结果 引导学生 随机试验 数学本质 教学过程 数学概念教学 函数概念
-
描述:,望与广大同仁交流学习.一、课例赏析1.揭示数学本质,发展思维能力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形式化是数学
-
“好诗千首课儿徒”:王森然和他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
-
作者:赵志伟 吴炜曼 来源:福建教育:中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文教学 中学 王森然 语文教育 诗 王安石 老师 研读
-
描述:文.不足以知国文教育。
-
“孟姜女故事”母题流变的实例分析
-
作者:曾嵘 朱高亭 来源:民间文化论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母题流变 集体意识
-
描述:女故事”母题流变背后的深层原因。
-
中药香附炮制前后的GC—MS分析
-
作者:胡律江 郭慧玲 赵晓娟 肖小梅 胡志方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香附 建昌帮四制香附 GC—MS 质谱分析
-
描述:分变化较大,且共有成分中α-香附酮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均明显高于生香附,为进一步阐明传统建昌帮炮制技术的科学内涵奠定了基础。
-
江西宜黄戏曲音乐特点分析与研究
-
作者:杨菁 曾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唱腔 曲牌 打击乐 调式 旋法
-
描述:入的探析,把宜黄戏中的唱腔、曲牌、打击乐,分别进行调式特点的分析、比较,对于研究传统戏种,发展戏曲艺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从传统到“青春”:昆曲《牡丹亭》传播现象分析
-
作者:梅不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春版 牡丹亭 传播
-
描述:。 继而,从传播学角度重点剖析了“青春版《牡丹亭》现象”,尝试从传播学理论及分析范式出发、着眼于研究对象的传播现象特征,阐发其内在逻辑及跨文化传播意义。 最后一部分,承接前文关于《牡丹亭》传承传播
-
《牡丹亭》两译本的文化分析:从目的论的角度
-
作者:熊灵燕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目的论 以充分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高度浓缩的语言
-
描述: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便创造出功能上充分的目的文本。在目的论中,目的文本好坏的评价标准不是等值而是充分发挥了译者想要译文发挥的作用。本文尝试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牡丹亭》的文化翻译,看翻译目的在翻译行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