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06)
报纸(621)
学位论文(163)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961)
文化溯源 (2)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4(358)
2013(425)
2011(482)
2010(478)
2009(428)
2003(234)
1996(217)
1979(36)
1974(96)
按来源分组
佛教文化(7)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7)
学习博览(4)
城市快报(3)
中华书局(2)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中国医疗保险(1)
“示儿”“并非”教导儿子”
作者:李昌前  来源:教师之友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生  教学参考书  解释  语文课本  标题  古代诗文  古汉语  王安石  表示异议  教导 
描述:儿》诗留名后世之外,还有《冬夜读书示子聿》四句诗至今有名,即: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之前的王安石还写有《示长安君》,清人彭
怎样读黄庭坚诗
作者:莫砺锋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宋诗  误解  王安石  求新求变  反映现实  现实主义  苏轼  黄氏  文学史著 
描述:黄庭坚(1045—1105)是宋诗特征最典型的代表,从而与宋诗成就最杰出的代表苏轼齐名。后人无论是褒扬宋诗还是贬毁宋诗,都往往"苏黄"并称。但是黄诗历来受到许多误解,要想读好黄诗,必须破除两种严重的误解。首先要破除关于黄诗内容的误解。流行的几种文学史著作中
中国传统史学的批评模式
作者:陈剩勇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史学  历史家  司马光  学术性  伦理性  衡评  《通鉴》  王安石  现实政治  历史现象 
描述:不是从社会的发展、运行和演化中进行历史主义的考察,而是满足于对历史事件、人物的伦理价值判断,满足于对历史现象的褒贬惩劝,这类衡评应归入伦理道德的价值体系中,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这一衡评模式体现了儒教伦理纲常和当朝现实政治的需要。
《永乐大典》残存《长编》宋神宗朝记事补校
作者:梁太济  来源:文献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渊阁  校勘记  王安石  点校本  自注  永乐大典  补校  资治通鉴  熙宁  本末 
描述: 《永乐大典》(以下简作《大典》)"送"韵"宋"字下所录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作《长编》),今存者计有:卷12306—12308太祖开宝四年二月丁卯朔至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岁末(辑本《长编》编入卷12—17);卷12399—12400仁宗庆
天柱山之谜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柱山  王安石  “小乔初嫁了”  《文化苦旅》  东坡  历史魅力  李白  精神皈依  完全不知道  司马迁 
描述:天柱山之谜●李白苏东坡视天柱山为归宿●周瑜二乔姐妹生于此山●王安石想到天柱就羞愧●汉武帝封天柱山为南岳现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这实在是不应该的。唐天宝七年,诗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过时
于修订处见精神——读郑子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
作者:濮侃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郑子瑜  修辞论  修辞学史  王安石  修辞学者  欧阳修  柳宗元  陈望道  中国文学史 
描述:的工作,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郑著是对中国文学史上地位至为显赫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古文中存在的修辞不当现象的修订,就使得它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影响
“争辩式文言文教学”实验报告
作者:丁光辉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游褒禅山记》  《雨中登泰山》  词类活用  实验报告  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  王安石  江西鹰潭  练习巩固 
描述:“争辩式文言文教学”实验报告江西鹰潭四中丁光辉一、实验课题的确立语文不好学,更不好教。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增强语文课的效果?我苦苦地摸索……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次班会中,学生争辩“时代需要雷锋,还是刘德华”时,我发现学生们准备是那么充分,...
《文献》杂志1993年篇目索引[总第55——58期]
作者:王雅琴  来源:文献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发现  图书馆  文献  契约文书  宋版书  明代  治学之道  王安石  生平  考释 
描述:~~
盆景题名与古诗词意象
作者:成宝东  来源: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词  题名  盆景艺术  古诗词  王安石  古道  马致远  江南  意象运用  特殊意义 
描述:《天净沙·秋思》,看到一个在茫茫古道上骑着瘦马踯躅前行的游子形象;说到“又绿江南”,就会想到王安石的《船
一言为重百金轻
作者:王占安  来源:中国审计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商鞅变法  社会交往  变法改革  教育学院  有法必依  拙涩  约束力  总觉得  副院长 
描述:孩子们读连环画的专心劲,远胜过读学校的课本。他们为寻求快乐、满足好奇而读书的态度使我惊讶。他们虽不是非要从书中寻找出一个解答,但书使他们了解了各样物质或感情的世界,在快乐中得了收益。我也试着把一些书作为自己的“连环画”,但读得费力,下笔拙涩。除了别的原因之外,大约我已永远地失去了孩子那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