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王安石的梅花诗
-
作者:戴华强 来源: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诗人 王安石 历史文化 道德观念 艺术家 描绘 题咏
-
描述:人们对于梅花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
-
“读”月——《月是故乡明》教学实录
-
作者:王红影 刘俊祥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乡 苏轼 同主题 阅读 学生 月亮 教学内容 梅花 王安石 语文
-
描述:课型:单元主题阅读分享课教学内容:《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师:同学们,这几天我们采用读、批、注、议法学习了教材本组课文,并阅读了8篇同主题文一
-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
作者:暂无 来源:初中生优秀作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察事物 梅花 感觉 王安石 综合 个别特性 墙角 印象 翻译 出处
-
描述:[出处]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墙角里有数枝梅花,迎着严寒独自开放。远远地就知道它不是雪花,因为有幽微
-
三年级习作训练⑤ 了解传统文化 写收获
-
作者:暂无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深入学习 梅花 综合性学习 收获 龙舟赛 王安石 习作训练 作时 了解
-
描述:观看龙舟赛等。
-
宋朝的冬天
-
作者:张宏宇 来源:环境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朝 汤因比 朱敦儒 史学家 中国知识分子 梅花 文人士大夫 宋代 宋人 王安石变法
-
描述:王安石更有独到之
-
胡澄的诗(六首)
-
作者:胡澄 来源:星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尘埃 体内 忧虑 器皿 斜坡 替换 幻灯片 天幕 金黄色 梅花
-
描述:意仅仅雪一样白 但雪的忧虑是——白的丧失 它担心有一天人们会看见 天空下雪——尘埃 乌鸦一样落下来 在心的斜坡上 在心的斜坡上 一个名字石头一样滚落 不断抬高的坡度 不住滚动的沙石 选择一处低洼 抱着你不再挪移 晚晴 心像天幕一样打开 天幕一样垂向四野 霞光里无垠的金黄色 这三月的光景是我的 神领着你 神领着你進入我 神领着你的微笑 你的喜悦 你身体里微微的醉意 神将你安置在我体内 在你顶上点火 神教你做一盏不竭的灯 我的灯 而你正在世上某处 酿造你、集聚你、辨别你、删减你 成为你自己 祈祷:会有某样东西潜入 会有某样东西潜入 如一张幻灯片 取代另一张 蔚蓝的海替换了风暴和狂涛 它静静地恒久地荡漾 会有一片新地 替换尘封的旧址 重新赞美你 重新赞美你 走向你 靠近你 一个小小的器皿 尘埃之身 为你绽放—— 那硕大的不可触的光之玫瑰 一个太空般的器皿 将嘈杂、邪恶、不协调的一切统统装進去 换回这深蓝色的永不完结的期待 诗观: 写诗是我为灵魂工作的一种方式,是我这辈子所能做的最好的事了。
-
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一组
-
作者:韦秉文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抒情诗 唐诗 梅花 不同之处 艺术手法 阅读 赏析 王安石 神话传说 示例
-
描述: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
品出古诗的意境
-
作者:高云霞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 王安石变法 诗语言 社会背景 梅花 准确理解 障碍 学习 精练 思想感情
-
描述:境,必须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古诗的意境,往往是由表现力强的词语构设的。因此抓住这类词语,分析、理解其所蕴涵的意义,就能进入诗的意境,打开诗人情感的大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为人所称道
-
一婿连续三女 妻逝痴守终生:“梅痴”李瑞清的故事
-
作者:易酩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清末民初 梅花 张大千 终生 书画家 进士 农历 梅仙 江西
-
描述:李瑞清,生于清同治六年农历七月初九日,亦即公元1867年8月8日。他祖籍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字仲麟,后改字阿梅、梅痴、梅庵,入民国后又号清道人,因其斋名玉梅花庵,故又号梅花庵主。他是前清进士,清末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关于气味的故事
-
作者:董凡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气味 王安石 味道 故事 割草机 青草 记忆 梅花 少年 情景
-
描述:于是会没缘由地对旁边的人说:下辈子咱割草去得了。还比如傍晚经过僻静的胡同,高墙内溢出的花香会让人驻足停留,思绪随着花香飘散,心想高墙内会是怎样香艳弥漫,呆立良久也回不过神来……还有还有,楼道里传出的炖肉香味,那香料混合的肉香会把胃口里沉睡最久的馋虫勾起来,于是一边咽口水一边艳羡地自语:“谁家炖肉?这么香……” 气味总是会让我产生很多联想,记得小时候很喜欢去住在解放前的老公馆里的邻居家,那里有用了很多年的红木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