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人”“邪说”辩——重读《答司马谏议书》
-
作者:宫红英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壬人” “邪说”
-
描述: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自从明代《八大家文钞》入选以来,为以后各种选本推崇,建国后又是语文传统的教材。单就文体形式看,短小精悍,言简意达,显示了王安石政论的特色。但从内容上,从哲学和其社会作用上
-
来自日常课堂的困惑
-
作者:李弗不 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实录 优秀学生 公开课 困惑 王安石 课前准备 教师 日常教学 学科教学 老师
-
描述:社会有没有责任?王安石父子有没有责任?教师让一、二组的同学做正方,三、四组的同学做反方。经历了小组讨论,正反双方对辩。如此一来一往,课堂煞是热闹。当辩论到王安石父子有没有责任时,正方严厉地指责
-
精通历史的好处
-
作者:暂无 来源:东西南北(大学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老师 历史课 王安石 欧阳修 课堂气氛 宋朝 课桌 下午 慈禧
-
描述: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三毛脱口而出:他们都是宋朝人。老师
-
《给语文教师的一封信》来稿述评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师 语文教学 中学生 老师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出发点 王安石 思维能力 时代背景
-
描述:。为了帮助教师能找到问题的所在,使教师能采取一些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们从学的角度大胆地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湖北当阳
-
课间一笑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之初 老师 苏东坡 性本善 小学生 三字经 笑话集 王安石 电话号码 幽默
-
描述:我“嘘”你莫“嘘”一个私塾老师讲话有个习惯,一句话后面总要带个“嘘”字。这一天,他教读《三字经》,“人之初,嘘——”学生当然也跟着念:“人之初,嘘——”“性本善,嘘——”众生也照念不误:“性本善,嘘——”
-
华山洞外的红叶(散文)
-
作者:徐凤霞 来源:写作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洞 王安石 褒禅山 裁判员 手提灯 洞底 新闻 尽头 充电 老师
-
描述:束至今没人探到华山洞尽头的历史。为了能够实现这个愿望,我们准备了几个星期,买了充电式手提灯,做了手杖,还聘请教写作的老师作我们的裁判员,以便能公平地评出这次行动的“探索勇士”和“胆小鬼”。
-
胡瑗的教育思想
-
作者:徐煜昌 来源:天津教育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思想 欧阳修 教学方法 学生能力培养 王安石 范仲淹 老师 教育家 分科教学 吴兴
-
描述:胡瑷字翼之,是我国北宋初年的著名学者和教育家。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人,与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同时。他的学识、为人和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受到时人的称道。在他生前,欧阳修写诗说他: 吴兴先生富道德,
-
师生斗智
-
作者:暂无 来源:可乐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老师 诸葛亮 历史课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课堂气氛 孙中山 唐太宗
-
描述: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把三毛叫起来。
-
《别董大》教学设想
-
作者:范暹 来源:新课程(小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适 教学设想 王安石 老师 同学 小组讨论 激趣 板书 陆龟蒙 范读
-
描述:一、激趣引题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谜语故事:传说古时候,一场大雨阻隔了四个路人。四人便躲在路边的一座破庙里避雨。雨停后,正待继续赶
-
谈《泊船瓜洲》的“还”
-
作者:范跃球 彭炎招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还” 小学阶段 观摩课 王安石 作者 教师 老师
-
描述:谈《泊船瓜洲》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