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253)
报纸(784)
学位论文(111)
图书(88)
会议论文(4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80)
地方文献 (147)
才乡教育 (17)
文化溯源 (13)
非遗保护 (10)
宗教集要 (9)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368)
2012(292)
2009(253)
2006(192)
2004(114)
2000(109)
1999(108)
1996(91)
1989(55)
1987(6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1)
学术月刊(15)
中国文学研究(9)
东方艺术(8)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8)
中州学刊(6)
天津社会科学(5)
蒲松龄研究(4)
枣庄学院学报(2)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的荐贤、徵聘与士人的出处考虑:以邓元锡为例
作者:刘勇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元锡  许孚远  科举  荐举  出处   
描述:的选拔和任用分离开来,把荐举贤能之士和个人出仕仅仅定位在荣誉性、象徵性的层面。
论元明两朝杂剧士人形象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思潮之歧异
作者:陶慕宁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  艺术价值  北杂剧  作品  中国戏曲  士人形象  汤显祖  元明杂剧  文化思潮  戏剧美学 
描述:鲜有时代风格可言,仅能视作元杂剧的余绪,故亦置不论。
从李贽到金圣叹(市民性的浪漫戏曲美学思潮)
作者:杜卫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美学  戏曲语言  汤显祖  传统美学观  戏曲创作  美学精神  人性  戏曲艺术  戏曲批评  美学思想 
描述:和形成浪漫戏曲美学思潮,并使之发展和深化的过程。
汤显祖
作者:暂无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明代戏曲  牡丹亭  字义  科举  江西  剧作家  临川四梦  远道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明代戏曲作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从小聪明好学,"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但参加科举
汤显祖:过去与现在
作者:李小菊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遂昌  戏曲研究  昆曲  中国艺术  杜丽娘  利玛窦  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 
描述: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学会、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浙江省文化厅、遂昌县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06中国·遂昌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及汤显祖文化节”在浙江遂昌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
汤显祖编年评传
作者:黄芝冈  来源:中国戏剧出版社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汤显祖编年评传
《万病回春》内科病证药物外治法述略
作者:陶晓华  来源:陕西中医杂志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科杂病/历史  中医师  @龚廷贤   
描述:本文论述了《万病回春》治疗内科病证,所采用的吹鼻、熏鼻、敷贴、导法、熨法、脐疗、涂法、洗法、擦牙、浴法、蒸法、烧法等多种中药外治法。
明代戏曲的社会功能论
作者:吴双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功能  教化说  汤显祖  明代戏曲  主情说  戏曲艺术  “情”与“理”  讽谏说  儒家文艺思想  戏曲创作 
描述:会秩序为封建政治服务的功能。教化说,源于先秦孔子的儒家文艺思想,《诗大序》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教化说的中心是强调文学艺术为政治教化服务。既然戏曲同诗歌一样具有教育感化人,激发审美感受的作用,那么,把戏曲作为安邦治国的工具,主张戏曲创作应为维护封建道德和封建统治服务,正是传统诗教中诗歌“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的儒家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羲之之书乃善 精力自致非天成——曾巩《墨池记》讲
作者:涂木水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墨池记》  王羲之  曾巩  临川    反问句  张芝  浙江永嘉  书法家  王述 
描述:因为在永嘉积谷山上有宋朝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的“墨池”二字,江西临川王羲之墨池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有宋朝大散文家曾巩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著——《墨池记》。
传奇的结构-《琶琶记》与《牡丹亭》
作者:孙康宜 王瑷玲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传奇的结构-《琶琶记》与《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