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22)
报纸(1334)
学位论文(49)
会议论文(48)
图书(2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73)
地方文献 (52)
地方风物 (15)
宗教集要 (12)
红色文化 (10)
才乡教育 (8)
非遗保护 (4)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3(188)
2012(254)
2010(261)
2009(232)
2008(157)
2005(77)
2004(77)
2000(40)
1999(39)
1998(35)
按来源分组
科学中国人(6)
京江晚报(5)
中华诗词(2)
自动化博览(2)
福建科技报(1)
中国品牌与防伪(1)
近代史研究(1)
中国航天(1)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清华校友通讯(1)
曾祺《涵芬楼文谈》研究述评
作者:韩李茁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祺  《涵芬楼文谈》  研究  述评 
描述:《涵芬楼文谈》在清末民初面世之后却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其理论价值遭到遮蔽,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对该书的研究状况进行简回顾和评述。
论企业家精神之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炳新
作者:余欣 梁育民  来源: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炳新曾在1985年遭受癌症的严重威胁,可他不仅战胜了病魔,反而因祸得福,从此进入保健品行业,并且取得巨大成功。
独特人生来源于规则的打破:彤专访
作者:余倩  来源:音乐爱好者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流行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乐器  音乐生涯  中央音乐学院  人生  国际化  规则  音乐厅 
描述:会。在非常国际化的乐团编制中,我们看到了彤——代表中国乐器笙,一直活跃在西方舞台上的演奏家。有趣的是,稍微了解彤的人都知道,他不仅仅成长于中国传统音乐世家,
专访华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会森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电视技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技  总裁  北京  BIRTV  特约记者  参展情况  产品优势  国际化 
描述:BIRTV2013展会期间,本刊特约记者刘亮对华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会森进行专访,就华创科技在此次BIRTV参展情况、产品优势特点以及国际化战略进行了交流。
炳《粲花斋五种曲》创作技巧初探
作者:王艺陶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粲花斋五种曲》  创作技巧 
描述:炳是晚明著名的剧作家,他的剧作篇幅不长,结构紧凑。其戏剧技巧一直备受推崇。炳的《粲花斋五种曲》在安排人物的行动时使其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大大减少了赘笔;在场面转换上,充分地运用了明场和暗场,将笔墨
东乡伯宗状元府现状勘察初探
作者:段亚鹏 张莹  来源:建筑与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伯宗状元府  现状  勘查 
描述:伯宗状元府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江西地区典型的明代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规制较高,反应了该地区高超的营建技艺水平,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目前年久失修,保护状况堪忧。本文
状元才情 台阁先声—伯宗《荣进集》研究
作者:蒋慧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伯宗  《荣进集》  状元  台阁体 
描述:和散文的内容、艺术特色及成因,定位伯宗的文学地位,从中亦可一窥明初江西文学、馆阁文学、状元文学的创作概况。受明初崇儒复古文学思潮的影响,伯宗的诗文以议论和描写见长,语言简洁晓畅,风格雍容典雅
文浩保荐爱创科技被否何涛只任职于固定收益部
作者:暂无 来源:新快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文浩简历 男,硕士研究生学历,注册为保荐代表人时间为2010年8月2日,目前任平安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 何涛简历 男,硕士研究生学历,注册为保荐代表人时间为2010年
台湾媒体高度关注“习会”:“老友新晤”勾勒两岸未来
作者:暂无 来源:厦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吴伯雄(左二)14日返回台湾,对于此行成果,吴伯雄表示,这次会谈有很多共识,消除很多误解。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3日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一行。此次国共两党高层会面引发台湾舆论高度关注,多家台湾媒体在头版头条或重要位置予以报道,期待“老友新晤”增进政治互
杜诗“体”与宋诗传承:胡应麟《诗薮》引诗考辨
作者:陈广忠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诗    诗律  宋代  传承 
描述:杜诗“体”,影响深远。宋代诗坛,追求变革,黄庭坚等众多诗人,宗师杜甫,将“体”推而广之。对《诗薮》中涉及的杜甫“体”,以及欧阳修、黄庭坚、张耒三人的诗作,进行详尽的格律分析,可厘清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