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变中的《牡丹亭》--在东南大学戏曲名家昆曲学术研讨会上的
-
作者:陈美林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汤显祖 通变
-
描述:传奇《牡丹亭》是汤显祖根据前人的笔记、话本所提供的素材重新创作而成;它之所以能以昆腔演出,则得力于叶堂对宜黄腔的改制。可以说,传奇《牡丹亭》是文学、戏曲“通变”的产物。目前出现不同的演出本,正
-
一时文字业 天下有心人——试论《牡丹亭》文本传播价值
-
作者:王省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从而重新审视汤显祖戏剧的社会价值。本文以《牡丹亭》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各种因素在其传播中所起的作用,发掘《牡丹亭》文本传播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
《西厢记》《牡丹亭》才子佳人形象探异及其文化阐释
-
作者:刘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才子佳人 才子佳人 形象 形象 差异 差异 文化阐释 文化阐释
-
描述:首先根据中国小说史来追溯才子佳人文学的源头,从笼罩着志怪迷烟的六朝爱情小说、到唐代爱情传奇中的才子佳人故事,再到宋代说话中的爱情“传奇”,从中探索才子佳人文学得以形成的诸多元素,并且勾勒出才子佳人文学发展
-
互文性与汪榕培《牡丹亭》的典故英译
-
作者:李学欣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互文性与汪榕培《牡丹亭》的典故英译
-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牡丹亭》译本研究
-
作者:付瑛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造性 文学翻译 哲学阐释学 接受美学
-
描述:不仅仅是简单地语言转换,而需要译者发挥其创造性,运用各种变通手段来转换原文。本文作者提倡译者在翻译中发挥其创造性,并希望从理论到实践对此问题作系统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文学翻译的特点,以此引出译者创造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又从两个理论高度探讨了译者的创造性,即阐释学理论和接受美学理论。在阐释学理论中,作者突出强调了阐释者的"前理解",阐释的过程就是阐释者和原文本"对话"的过程;在接受美学理论中,作者引用了意义的"不确定"和"文本空白"这两个基本观点。文本意义的实现有多种可能性,不同读者有不同的理解,同时,译者作为一种特殊的读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填补文本的"空白",基于上述理论基础,译者就能在文学翻译中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作者通过介绍创造性的定义及特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创造性的本质就在于"新意"。如果译文没有任何"新意",也就不能称之为"创造"了,那么复译的价值就更不复存在。作者同时强调了灵感思维在译者发挥创造性时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指出灵感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这对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丰富的百科知识、扎实的汉语功底、敏锐的洞察力等等。在这些要求当中,作者再次强调了译者洞察力的重要性,因为它为译文是否能经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作者在文章结尾部分重申了文学翻译中译者创造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本文提出的几个新观点,如创造性的本质在于"新意"和译者的"灵感",作者认为可以从更高、更新的角度来研究译者的创造性即心理学的角度。
-
书画韵味融入昆曲 《牡丹亭》改版进北大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报道《牡丹亭》应邀从4月18日起在北大百年讲堂做祝贺公演。一年前,该剧曾在这里拉开全国高校巡演的帷幕,此次再度上演,不仅两位主演的表演功力更加纯熟,全新改版的舞美也将令观众领略中国书法与昆曲
-
为让平民百姓共赏经典名剧——创演越剧《牡丹亭》感思
-
作者:励栋煌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浙江越剧团 《牡丹亭》 百姓 平民 中国戏曲学院 古典名剧 遂昌县 研究生 演员 公演
-
描述:为让平民百姓共赏经典名剧——创演越剧《牡丹亭》感思
-
对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的意象分析——兼与《牡丹亭》作比
-
作者:张晓玲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冬天的故事》 莎士比亚 《牡丹亭》 意象分析 波希米亚 西西里 国王 王后 传奇剧 里昂
-
描述:对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的意象分析——兼与《牡丹亭》作比
-
保雅还俗,尚需精雕细琢——越剧《牡丹亭》浅评
-
作者:孙和军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通俗易懂 雅俗共赏 越剧 中国传统戏曲 传奇杂剧 中国戏曲 文言文
-
描述:保雅还俗,尚需精雕细琢——越剧《牡丹亭》浅评
-
论《牡丹亭》、《红楼梦》之孝亲意识与中国古代孝文化
-
作者:陈国学 来源:孝感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贾宝玉 贾宝玉 孝亲意识 孝亲意识 孝文化 孝文化 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
-
描述:全盘抛弃传统文化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