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魂离·梦遇(浅谈《倩女离魂》和《牡丹亭》情节的提炼)
作者:陈美琳  来源:江苏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魂离·梦遇(浅谈《倩女离魂》和《牡丹亭》情节的提炼)
浅谈淮北相山人防穿山通道工程设计
作者:张峰 徐有全  来源:东北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相山地区  相山地区  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  穿山通道  穿山通道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  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 
描述:浅谈淮北相山人防穿山通道工程设计
浅谈遥感技术在地貌信息提取中的应用:以相山地区为例
作者:余亮  来源:四川建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遥感  遥感  地貌解译  地貌解译  相山  相山  铀矿  铀矿 
描述:本文以遥感技术为手段,采用ETM的遥感卫星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并结合相山地区1∶25000地质图,对相山地区的地貌进行研究。应用ERDAS IMAG-INE8.4软件,对相山地区的ETM+遥感
浅谈"训练"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观摩江西省临川一
作者:朱法敏  来源:学生周报(教师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训练  课堂教学  重要性 
描述:英语课堂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有些英语老师却对这个环节不够重视,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经验中论述了训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探究花木文化内涵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浅谈《花木文化》校
作者:暂无 来源:武进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这是一种广义的课程资源观点。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以“花木文化”资源的挖掘为切入点,以师生的合作探究、共同发展为课程理念,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以课程研究来促进学校的发展,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人”的办学目标。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小学古诗的教学安丰镇小学 吴炳根
作者:暂无 来源:东台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新课标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
浅谈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 吴宏军
作者:暂无 来源:科教新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澧县张公庙镇中学 吴宏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是前提,建立创新思维模式是核心,使他们能够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就需要我们教者最大限度的为他们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条
浅谈如何发挥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吴宏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工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其中特别指出要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又承担着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使命。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促进学校教育管理,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
本欲救民,结果困民:浅谈青苗、免役法
作者:孙树方 王淑润  来源: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免役法  青苗法  王安石  熙丰变法  宋神宗  助役钱  常平仓法  社会生产力  《旧唐书·食货志》  廿二史札记 
描述:因为熙丰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要在解决财政困难,增加财政收入,充实国库,以应付庞大的开支。现就“青苗法”,“免役法”的推行情况,分述如次。 青苗法。此法之名,系以“青苗钱”而来,至于青苗钱之名,则由来已久。唐代永泰二年(公元七六六年)秋七月税青苗钱,以给百官俸,此即青苗钱得名的由来。“乾
浅谈潘德舆《养一斋诗话》中的“质实”
作者:吴宗海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质实  《养一斋诗话》  潘德舆  经世致用之学  道光  精华录  黄爵滋  阳明学  牙慧  汉魏 
描述:,作令不知何年”,未赴。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未入仕途。著有《养一斋诗文集》二十六卷,《札记》九卷,《诗余》三卷,《诗话》十三卷。他的《养一斋诗话》,在嘉庆、道光间的诗坛上,不论是诗学观,还是对古人诗歌的评骘,都有重要意义,今天亦不乏借鉴价值。郭绍虞先生称之为“严肃认真”的诗话之一,并选入《清诗话续编》。现就个人闻见所及,对其主要观点之一的“质实”作一番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