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集》化为灰烬
-
作者:暂无 来源:燕赵老年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世纪60年代,我在大连大化碱厂当学徒工,每月工资17元,加上倒班费不过20多元。
一天逛书店,我看到一套《汤显祖集》,其中有《牡丹亭》、《邯郸记》等杂剧及大量诗文。我一看书价是十几元,便狠了
-
与汤显祖“亲密接触”
-
作者:杨新元 来源:浙江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新元
古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遂昌虽然地处偏僻,但因为是“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曾主政和《牡丹亭》的酝酿创作之地,所以名闻遐迩,一直以来就是中外汤学专家、学者寻访
-
汤显祖构筑心中世外桃源
-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他是戏剧家。一部水墨流香的《临川四梦》自问世起,便注定要惊世骇俗,成为传世经典;他是文学家。几百篇的诗文,或柔美,或铿锵。这些笔墨交织而成的华彩乐章诠释了一位真正的文人墨客的千古风流,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他还是一位受人爱戴的好官。他不附权贵,爱民如子,用理想支撑起自己的信仰大厦。他
-
汤显祖与贵生书院
-
作者:冯斐 陈直 李海珍 来源:湛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贵生书院的前厅古树繁茂,绿荫遮天。
汤显祖墨迹刻在石碑上。
贵生书院内立着汤显祖的雕像。
文/记者冯斐 通讯员陈直 李海珍 图/记者张锋锋
汤显祖,被称为“东方
-
如何纪念世界文化巨人汤显祖
-
作者:谢柏梁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日程表上,2016年将在全世界范围内隆重纪念为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三位作家:中国的汤显祖、英国的莎士比亚和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这不仅是为了纪念他们逝世400周年,更是为了表彰
-
“第二届汤显祖艺术节“系列报道之一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4家国内知名院团将来抚艺术大展演5台优秀经典大戏让您过足瘾
□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晚报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抚州市人民政府、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
-
汤显祖“牵手”莎士比亚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汤显祖”(左三)与“莎士比亚”(左四)同登花车
□时报记者 丁桢桢
一位是创作《牡丹亭》的中国戏曲家,一位是留下诸多传世名篇的英国大文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素昧平生且远隔万里
-
汤显祖的理想王国
-
作者:杨晓光 来源: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追求的理想,是构筑一个“慈祥端正,弊绝风清”的美好社会。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动人故事至今仍在浙江遂昌世代相传。
-
姹紫嫣红俗中雅,曲苑流芳临川香:试论新编临川版采茶戏《牡丹
-
作者:廖夏林 杨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采茶戏 采茶戏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 雅俗 雅俗
-
描述:见。
-
浅吟低唱间的心性“琢”“磨”:古老昆曲对当代生命美学的启示
-
作者:龚晓薇 张雪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生命美学 生命意识 仪式感
-
描述:不胜收的昆曲给生命的启示是对厚度的探寻,对质感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