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996)
报纸(2635)
学位论文(211)
图书(134)
会议论文(8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56)
历史名人 (3944)
文化溯源 (102)
非遗保护 (26)
宗教集要 (15)
地方风物 (7)
才乡教育 (5)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821)
2013(488)
2011(604)
2010(677)
2008(643)
2007(450)
2006(320)
2004(201)
1999(151)
1997(1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75)
剧本(25)
东方艺术(19)
苏州杂志(18)
戏剧杂志(15)
南方文物(11)
中文自修(9)
今日浙江(6)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6)
中国国防报(1)
《临川梦影》别有情
作者:阿成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汤显祖  昆剧  昆剧  牡丹亭  牡丹亭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观众  观众  南柯记  南柯记  精华  精华  传统戏剧  传统戏剧  华版  华版 
描述:在春风送暖的春天,浙江昆剧团新排昆剧《临川梦影》,在梦幻般的诗意江南惊艳登场:号称精华版《临川四梦》的《临川梦影》,在浙江胜利剧院首次公演,受到戏迷观众热情追捧。浙江大学的精英戏迷团有不少是教授、博士、外教,早早地来到剧院,等候开演
从“叙事程式”的观点谈“临川四梦”收场的辩证与创发
作者:林鹤宜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表演程式  表演程式  南柯记  南柯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收场  收场  唐人传奇  唐人传奇  霍小玉  霍小玉  杜丽娘  杜丽娘  辩证  辩证 
描述:笔者曾经在《论明清传奇叙事的程式性》一文中提出"叙事程式"的观点,以程式的角度去看待明清传奇情节雷同的特点,认为叙事走向程式化,以便与表演程式、音乐程式相配合,是中国古典戏曲发展完整的体系特质。"临川四梦"的情节进展,涵括了叙事程式的各种类型和
牡丹亭》中陈最良用“诗”例解
作者:李春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诗经》  《诗经》  陈最良  陈最良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中,塾师陈最良以诗教为女教,又用《毛诗》医病。他随心所欲地解《诗》,既是他迂腐性格的反映,也是明代诗教情理之争的反映,同时寄托了汤显祖的人文诗教情怀。
觉醒的女性:《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分析
作者:陈轲  来源:才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觉醒  觉醒 
描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梦里梦外都是情:以《西厢记》《倩女离魂》《牡丹亭》的比较研
作者:赵依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西厢记  西厢记  女主人公  女主人公  离魂  离魂  杜丽娘  杜丽娘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  崔莺莺  崔莺莺  爱情婚姻  爱情婚姻  张倩女  张倩女 
描述:建科举时代才子佳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故事;同是反封建礼教之作,甚至都用了梦幻描写这一艺术表现手法。
在古典与现代之间:青春版《牡丹亭》对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邹红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白先勇  白先勇  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传统与现代  传统与现代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  现代意味  现代意味  演出形式  演出形式  现代舞 
描述:自上世纪初以来,中国传统戏曲如何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时代并葆有其艺术生命力,始终是国人在不断思考、一直尝试的历史性课题。百年时光的流逝并未削弱人们对此问题的兴趣,而无法回避且日甚一日的文化撞击更凸显
明代戏曲插图中的白描艺术探微:以汤显祖的《牡丹亭》为例
作者:王春阳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插图  戏曲插图  白描  白描  线条  线条  构图  构图 
描述:钱南扬校点的《汤显祖戏曲集》采用臧懋循刊刻"玉茗堂四种曲"中的插图,其插图能够代表明代戏曲插图的风格和水平。其中《牡丹亭》的插图人物生动,山水如诗,描绘精细,用笔潇洒,本文以《牡丹亭》戏曲插图为例
昆曲之美——案头与场上——记白先勇关于昆曲《牡丹亭》曲辞赏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白先勇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牡丹亭  牡丹亭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  赏析  赏析  世纪初  世纪初  蔡元培  蔡元培  加州大学  加州大学 
描述:北京大学一向重视人文教育,具有悠久的昆曲传统。上世纪初,在蔡元培校长的倡导下,大批挚爱昆曲艺术的学者将昆曲引入讲堂。2009年,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东方语言暨文化研究系荣退教授、著名作家白
倾倒众生,望穿百年:观青春版《牡丹亭》有感
作者:韩江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  市场化推进  市场化推进  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  古典艺术  古典艺术  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  当代人  当代人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持续着曲高和寡的尴尬与冷清。作为汤显祖的经典之作,《牡丹亭》在未经“青春化”之前
明代陆机批评研究
作者:刘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机  明代批评  创作  理论  诗史地位  胡应麟  许学夷 
描述:前代对其总体风格的评鉴,而进一步阐释,将观点落实到作品分析中。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对陆机拟古诗的评价。各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明代后期,胡应麟建构了自己的诗歌体系。将陆机放在完整的诗歌史上做出观照,品鉴其作品风格;分析其“体备才兼”;指出其“嗣魏开宋”的历史地位。许学夷则以辩体的方式构建了诗史时空之网,标举诗歌正体与变体。在他的诗歌体系中,陆机作品“雕刻伤拙”,属于“再变”。他明确了陆机“转变关捩”的地位,更进一步指出陆机在西晋时代的地位。明代也是陆机研究史的转型期:此后的陆机研究进入了“史”的维度,成为系统性、完整性之研究,突破了前人相对孤立片面的批评;自明代开始,学者对陆机的批评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个性色彩,而不再是之前的时代共性,从此,陆机研究新见频出,百家争鸣。可以说,明代学者构筑了现代陆机研究的基础。对于明代的陆机批评情况,我们应该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