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542)
期刊文章(4408)
会议论文(78)
学位论文(4)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016)
地方风物 (8)
地方文献 (7)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90)
2013(223)
2011(301)
2010(256)
2009(242)
2008(247)
2001(158)
1998(100)
1994(83)
1988(110)
按来源分组
羊城晚报(67)
中国教育报(29)
沈阳晚报(5)
安庆晚报(5)
中国教育网络(5)
兰台世界(2)
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版)(1)
中国人大(1)
保健食品的发展方向应是天然植物营养素(之三)
作者:张生珍  来源:中国保健食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植物营养素  保健食品  天然  生物制品  α  亚麻酸  亚健康人群  研究开发  营养食品 
描述:张生珍先生是宁夏明欣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期致力于生物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先后研制出以茶多酚、α-亚麻酸、枸杞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和营养食品,受封中老年和亚健康人群妁离爱。本刊分几期刊登张生珍先生关于发展植物营养素保健食品的研究和论述。
开放大学不应是简单的电大“翻牌”
作者:于云秀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开放大学  电大  发展规划纲要  终身教育体系  广播电视大学  教育改革  教育部  仁者 
描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继续教育部分,将“办好开放大学”列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如何认识开放大学的性质、任务及开放大学与现有的广播电视大学的关系?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学生应是大学教育改革竹突破口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教育改革  学生  《中国青年报》  教育的本质  2009年    市场人  考试 
描述:王海越在2009年5月25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提出,以学生作为大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其实就要回归教育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关注,而不是塑造工具人、市场人、考试人。
保健食品的发展方向应是天然植物营养素(之二)
作者:张生珍  来源:中国保健食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植物营养素  保健食品  天然  生物制品  α  亚麻酸  亚健康人群  研究开发  营养食品 
描述:值得交流和借鉴。
保健食品的发展方向应是天然植物营养素(之四)
作者:张生珍  来源:中国保健食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植物营养素  保健食品  天然  生物制品  α  亚麻酸  亚健康人群  研究开发  营养食品 
描述:值得交流和借鉴。
班主任应是和谐\乐学班集体的缔造者
作者:韦桂梅  来源:中国教研交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主任  和谐与乐学 
描述:初中阶段可谓多事之秋,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作为初中班主任,如何做个引航人,引领学生安全渡过这个多事之秋,不仅需要我们的工作热情,更需要我们的爱心和工作艺术。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学习,笔者认为初中的班主任应该是个和谐、乐学班集体的缔造者。
住宅物业管理招标标的应是区域不是项目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物业·新业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政策的推动就显得非常重要。从目前的情况看,政府的管理职能在某种程度上是缺失的,至少是不足的。规范的市场秩序需要政府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来实现。我们相信:有了这些制度安排,招标标的就可以顺利从项目转到区域
专栏 世界是平的,心录不应是
作者:暂无 来源:特区教育·中学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 这其实也就是一个阅读经典的话题,对此我深以为然。但这个近乎常识的观点之所以令我格外触动,是因为我最近读到了这样一则新闻:受网络文学的影响,如今的青少年普遍对文学名著兴趣不大,而对魔幻、科幻、侦探类图书“情有独钟”。上海译文出版社曾经推出了一套名著文库系列丛书,包括毛姆的《刀锋》、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德莱塞的《珍妮姑娘》、卡夫卡的《城堡》、柯林斯的《白衣女人》等,但据说销量很不理想。中国古典名著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有报道说,某女士给女儿列了个“暑期名著阅读计划”,没想到却遭到女儿软硬兼施的“抵抗”,一个假期下来,一本《红楼梦》仅仅翻了十页不到一一而许多家长有着相类似的困惑。很多新课标的语文课外读本干脆将国内外的名著缩写,只留下最简单的故事梗概。 这当然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浮躁特性有关,想想看,某名人一本正经地考证黛玉葬花是一种行为艺术,某文学博士著书称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吃软饭、打群架、混黑道、梦想在闹市砍人,而依据是李白这样的诗句:“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更令人惊讶的是作者声称这是一部纯粹的学术著作。文化被剥离成了知识,知识又被剥离成了拿来即用的技术,青少年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这种重术轻学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指望他们潜身名著恐怕并不现实。 但越是这样,我们越得重视经典阅读的价值,重视经典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李泽厚说,人是文化的积淀。一个人倘若没有起码的人文精神的滋养,则会导致灵魂的失重与缺钙,成为所谓的精神侏儒。而我们获得精神营养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通过与那些高贵灵魂的对话,来感知自身与世界。有一本畅销书说世界是平的,但一个人的心灵不应该也是平的,不应该在快餐式的阅读中让心灵逐渐走向扁平化。 如今是一个信息海量的时代,各种读物太多,开卷未必有益,因此我们有责任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几年前,有关方面曾经启动了“我最喜爱的一本书·首届百种优秀青春读物”评选活动,应该就基于这方面的考虑。该评选活动从全国74家出版机构和社会各界推荐的几百种图书中选出了100种优秀青春读物,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物种起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给青年的12封信》、华文出版社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辽宁教育出版社的《傅雷家书》、湖南科技出版社的《时间简史》(普及版)、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挪威的森林》等经典作品,此外,一些畅销书也大量进入评选榜单,如人民出版社的<做最好的自己》、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王蒙:我的人生哲学》、新华出版社的《细节决定成败》、中华书局的《于丹<论语>心得》、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我的世界我的梦》、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富爸爸·穷爸爸》和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亮剑》等。 好的阅读令人受用一生,阅读经典无疑是一个高效率的阅读,给他们指定 “经典”是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所谓经典也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前人视昨犹如后人视今,我的少年时期阅读《西游记》,《水浒传》等“闲书”是要受骂的,与今天的家长逼着阅读经典的情形恍如隔世。推己及人,以昨视今,对于今天的网络文学以及一些人眼中的“闲书”,我们也没有必要乱棍打死。他们不愿意轻易接受父母指定的“经典”而是坚持自己去选择,难道就没有一点道理?我们与其慨叹他们“肤浅”不如尝试进入他们的阅读世界,进而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真的没有必要处处为“人师”,尤其是包办一切。就以“我最喜爱的一本书·首届百种优秀青春读物”评选活动为例,从报道中看,它是从全国多家出版机构和社会各界的推荐中评选产生,却似乎不见青少年本身的声音。这多少有点奇怪,这道”菜”是端给青少年品尝的,我想他们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应当有更多的“点菜”的权利,否则就是喧宾夺主了。据说这项活动还将继续进行下去,我希望接下来的活动能够更好地突出青少年在这件事情上的”主角“地位,看看他们心目中的阅读排行榜是什么。
村组干部应是科技种养先锋
作者:暂无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果就形成别的农户依靠科技种养走上了致富大道,而村组干部成为了科技致富路上的“拦路虎”。 农民致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基地建设、对外销售等多个环节,但其基础还是基地的建没,如果还是停留在老品种、老办法上,怎么去增收?这就要求村组干部按照请进来、学起来、富上去的思路,向专业技术人员学科技,组织村民学科技、用科技,只有学会了,用活了,才能富裕。,如果村组干部当推广科技的“甩手掌柜”,不带头发展科技种养,不能够带头发家致富,在农民群众面前只会“放空炮”,林下种养怎样发展得起来?增收目标怎样去实现? 所以,笔者呼吁,各地应该加大村组干部学科技、用科技的督察力度,千方百汁增强村组干部的带头意识,使他们成为科技种养的先锋,带领村民走致富之路。 (戴云树)
财政绩效审计应是“有牙的老虎”
作者:童大焕  来源:新华月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绩效审计  老虎  财政  法律实践  犯罪行为  实施者  贪污  浪费 
描述:浪费和贪污,对具体实施者来说,有进入私囊和没有进入私囊的区别,但对纳税人和社会来说,危害效果都一样。然而在法律实践中,贪污早已是法律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而对浪费却缺乏问责,乃至“三公消费”和竞相奢华的楼堂馆所,不是在骂声中日渐消亡,而是在骂声中日渐“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