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87)
报纸
(61)
学位论文
(15)
会议论文
(3)
图书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2)
地方文献
(21)
才乡教育
(1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
(52)
2013
(15)
2012
(19)
2011
(16)
2009
(7)
2007
(17)
2006
(18)
2005
(12)
1998
(8)
1974
(1)
按来源分组
安徽文学(下半月)
(2)
大專體育
(1)
科学导报
(1)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
江苏科技信息
(1)
北方文学(下旬)
(1)
语文学刊
(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1)
杂文月刊(原创版)
(1)
相关搜索词
君子
《牡丹亭》
情
以情反理
戏曲艺术
道德真經註
公民社会
公民社會
陆九渊
真理性理观念
《周易》
基本原理
名言警句
情节
抗争
宇宙
辨偽方法
王安石
乾隆
吕祖谦
宋明儒學
清代周禮學
情爱
始
太极
教委
端正态度
大雄宝殿
人生哲理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德行倫理學】搜索到相关结果
267
条
汤显祖心目中的情与
理
——汤氏“以情抗
理
”说辨证
作者:
杨忠
来源:
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情与
理
现实世界
杜丽娘
理学家
封建道德
改革主张
学术思想
遂昌
思想主张
描述:
情对抗天理”这样一个成说,一些有影响的论著认为汤显祖在《寄达观》简中说过“情有者
理
必无,
理
有者情必无”这样的话,甚至将“情有者,
理
必无”作为汤显祖思想的首要特点,认为在汤显祖心目中,情与
理
的矛盾“是
中国心
理
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心
理
学会第九届全体
作者:
杨玉芳
韩布新
李扬
来源:
心理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心
理
学会
心理学家
华南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教学
心理科学
天津师范大学
黄希庭
河南大学
描述:
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心理学会选派;其中出席本次代表大会有196人。会前中国心
理
学会按照中国科协有关规定和学会章程的规定、采用通讯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出的86名理事候选人。代表大会通过无记名
臧懋循改編評點《還魂記》呈現之曲
學
批評及其意義
作者:
陳慧珍
来源:
戲曲學報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臧懋循
湯顯祖
牡丹亭
還魂記
戲曲批評
描述:
《牡丹亭》的曲
學
批評概念,及其在戲曲
理
論史上所代表的意義。
傳統建築大木「篙尺」之設計哲
學
及隱藏間觀念:以泉州「溪底派
作者:
徐裕健
来源:
城市與設計學報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木設計篙尺
縫聲
節路
空間觀念
描述:
例關係規劃思維的核心-「節路」,分析其思維方式及向度,以此設計項目彰顯匠人設計理念。其次,再抽取與空問格局規劃相關的設計要項「縫聲」,比照屋架空間格局圖面,進一步分析匠師在設計整體房含時,其隱藏但具支配性的空問觀念。「篙尺」技藝為中國傳統營屋技藝中的設計精髓所在,於結語中,將篙尺的設計思維本質及其隱藏觀點作綜合性的分析及歸納。
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
理
──《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作者:
徐顺生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戏剧
法国
浪漫主义文学
《牡丹亭》
《欧拿尼》
描述:
我国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1598年)和19世纪法国雨果的《欧拿尼》(1829年),是中西浪漫主义戏剧的巅峰之作。它们以人性之“情”反对封建主义之“
理
”,让觉醒了的具有“自我”个性的人,冲决
论《红楼梦》中「情理兼备」而「两尽其道」之「痴
理
」观
作者:
欧丽娟
来源:
台大中文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模式
莺莺传
西厢记
牡丹亭
痴
理
描述:
間的愛情提供了「恩義」的
倫
理
前提,以「日久生情」解釋愛情的發生與發展,而否定一見鍾情式的激情與欲望本能上的性趨力;在面對個人與社會有所衝突的困境上,則提出「兩盡其道」的「痴
理
」說以超越「癡情」論
《牡丹亭》的主题是“情”战胜“
理
”-与陈庆惠同志商榷
作者:
谢柏良
来源: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牡丹亭》的主题是“情”战胜“
理
”-与陈庆惠同志商榷
解析梦幻爱情世界中的情与
理
矛盾——《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
作者:
张磊
杨亚东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情与
理
情与
理
矛盾
矛盾
描述:
本文对比了《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的异同和特点,论述了两个梦幻爱情世界中的情与
理
的矛盾。汤显祖通过《牡》剧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情与礼法的矛盾,莎翁的《仲》剧则侧重的是情与认知的理性的矛盾,两剧都
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
理
(《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作者:
徐顺生
来源:
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
理
(《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中华文库
理
心之间——朱熹与陆九渊的理学
作者:
高全熹
来源: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理学
研究
心学
研究
描述:
中华文库
理
心之间——朱熹与陆九渊的理学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