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洵学非出于战国縱横辩——兼论两宋品评人物之差异
-
作者:金国永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战国纵横家 张方平 司马迁 荀子 战国策 士大夫 王安石 文章 苏秦
-
描述:当然不会像今日之立志为专业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应是《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
作者:詹锳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诗文 俱怀逸兴 校书 谢眺 蓬莱 宣州 建安风骨 称意 文章 安禄山
-
描述:。很多论李白的文章引用这首诗的名句。可是这首诗的题目和内容是不相称的,为了迁就这个题目,许多人对这首诗的某些部分
-
谈《孟子》、《周礼》中井田制资料的真伪
-
作者:李春茂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井田制 史学界 孟子 周礼 真伪 资料 历史教学 不同观点 重要问题 文章
-
描述:本刊仍拟不定期组织一些类似的"笔谈",希望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
-
独特风姿 别具一格-——读《登泰山记》
-
作者:叶楠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泰山 游记文学 桐城派 章法结构 文学发展 柳宗元 考据 王安石 文章 范仲淹
-
描述:姚鼐是“桐城派”中重要的作家。他在清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任过兵部主事等职。后辞官告归,先后在江宁(今南京),扬州等地书院讲学四十余年。他主张文章应兼具义理、考据、词章之长,他自己的文章简洁雅正、讲究
-
评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
-
作者:施华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尝君 宰相 文章 文学 鸡鸣 北宋 史记 论辩 盲目
-
描述:。”王安石曾作过北宋宰相,在文学造诣上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千百年来,由于人们对古人盲目迷信,盲目崇拜。束缚了思想,都认为这篇文章说得有道理,甚至有人著论吹捧说:“此文短小精焊,论辩性极强,跌宕
-
浅谈对学生构思习惯的培养
-
作者:金哲民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构思 培养学生 习惯 我国古代 文章 作家 叶圣陶 写作 刘绍棠 训练
-
描述:笔写来,顷刻完篇。又如作家刘绍棠在创作之前,总是先在脑子里构思半天,然后再列一个提纲,最后才动笔写下来。由此看
-
《多吃了几斤盐》的写作特色
-
作者:王作亭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特色 四十年 相结合 刘绍棠 描写 祖国 叙述 文章 概括 简炼
-
描述:刘绍棠同志的《多吃了几斤盐》,原发表于1989年9月11日《北京晚报》。这篇“居京琐记”,抒发了对祖国严肃深沉的热爱,我认为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有二。一、概括叙述与细致描写相结合。本文时空夸度大,容量
-
北宋馆职、词臣选任及文华与吏材之对立——以治平、熙宁之际欧
-
作者:陈元锋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坛 欧阳修 北宋 词学 王安石 文章 论争 经术 学士 政治家
-
描述:代表了文章家与政治家两种基本立场。论争的直接结果是导致重政事而轻文辞 ,并造成熙宁、元丰时期馆职、词臣无学无文 ,使北宋中期文坛形成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断层。
-
《答司马谏议书》的艺术特点
-
作者:万先知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政论文 司马光 独特风格 锐意改革 立意高远 艺术特点 政治家 文章
-
描述:常熟悉了解的。正是这样,他看问题尖锐
-
识见超卓 劲悍廉厉——读王安石文
-
作者:余恕诚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具体问题 建国后 梁启超 文章 逻辑力量 北宋 迫切性 切中要害 经济情况
-
描述:建国后的政治经济情况,揭露时弊,切中要害,分析事理,深刻透辟,从各个角度引出因循守旧将招致危亡的结论,以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说明变法革新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