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刘郎不敢题“糕”
作者:温朝公  来源:朔方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禹锡  用字  六经  周礼  掌教  清明  白居易  子京  重阳节  口语 
描述:唐朝名诗人刘禹锡,用字非常严谨。据说不是六经上用过的,他都不肯用。如咏清明诗句“马上逢寒食。春来不见饧。”似乎采自民间口语,并非出自经典,但据后人攷证,《周礼》:“小师掌教箫”之下,有一条小注云
呕心作诗 为了一个“绿”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呕心  作诗  李贺  《汉书》  “过”  北宋政治  唐代诗人  南京市  江南 
描述:李贺恒从小奚奴①,骑距(马虚)(Xu)②,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zhe)③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④!”《李长吉小传》
学好古诗词 “品”是关键
作者:董玉玲 王洪梅  来源:少年天地(初中)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王安石  多余的  咀嚼  朗读  名句  背诵  春风  学习  提炼 
描述:全诗着上
有“龙”的佳联妙对
作者:缪士毅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  游士  汤显祖  自然天成  康熙年间  联日  于谦  巡抚  私塾  蛟龙 
描述:在浩瀚的联海中。有不少嵌有“龙”的佳联妙对,现采撷一些。以飨读者。 古时,一游士欲投宿路旁一私塾,那塾师见其一身平民装扮,便出上联以拒之。联日:“树大根深,不宿无名小鸟;”游士不假思索地对道:“滩
名句中的易混
作者:何传跃 蔡静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李白  欧阳修  醉翁亭记  白居易  刘禹锡  柳永  王安石  六国  梦游 
描述:1.岸、暗、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2.弊、蔽、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王安石说源流考
作者:刘铭恕  来源:师大月刊 年份:193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说源流考
也谈“一水间”的“间”
作者:廖曙光  来源:江苏教育(小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多音多义字  江苏教育  七言律诗  诗词格律  泊船  商榷  小学  读音  格式 
描述:句的格式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把
“又绿江南岸”的“绿”
作者:昌前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语文教师  洪迈  论诗  诗眼  春风  宋人  词例  例举  色彩 
描述:论》专著中也引用了洪迈的评说,且称道不已,说“又绿”比其他的“色彩鲜明”,能“唤起我们的联想”。一般语文教师也认为句中的“绿”是王安
王安石《说》考论下
作者:徐时仪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说文  形声字  语言文字  语文辞书  编纂  先王之道  中华书局  释义  分歧现象 
描述: 二、《说》的渊源和影响语言文字存在和发展于社会全体成员的使用之中,难免产生分歧,而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人们对它的要求是加强统一,故对使用中产生的分歧现象往往进行有意识的干预,语文辞书的编纂客观上
王安石《说》考论 上
作者:徐时仪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声字  辞书  文字  释义  汉字  王安石  词义  语言发展  段玉裁  声符 
描述: 王安石的《说》是宋代疑经思潮的产物。《说》撰成后,随政局的兴替而浮沉,一度大起大落,饱尝世态炎凉,流传至今,已不复能见全书。后人谈及此书或语焉不详,或颇有微词,尚欠深入的探究。本文拟就已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