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绍棠的写作精神
-
作者:暂无 来源:京郊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凤翔
已故著名作家刘绍棠在文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的十大卷《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卷》,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我认为,除了他令人仰视的文学天才
-
从北大退学的刘绍棠
-
作者:张勇 来源:黄山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的。
这个人就是我国当代乡土文学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被誉为“大运河之子”的刘绍棠。刘绍棠从小就出奇的聪明,母亲唱的歌
-
刘绍棠的“娘打孩子论”
-
作者:暂无 来源:报刊文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979年3月的一天,我到光明胡同拜访刘绍棠。当时他家已经坐着两位客人。一位是文学评论家蓝翎,一位是丛药汀。后来,浩然来了。不知道蓝翎以前和浩然见过面否,但他不客气地说起了对浩然小说的看法。他说
-
刘绍连: 地都是一样的就看你咋收拾
-
作者:董一方 来源:经济日报(农村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承包地 良繁技术 井渠配套 田间去杂 山东郯城 农业产业化经营 养猪场 坑洼不平 种粮大户 忙于做
-
描述:刘绍连是山东郯城县港上镇一个土生土长的庄稼人,他对种地有着天然的难以割舍的感情。 $$十几年来,他在贫瘠的土地上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科技、实现规模种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村里村外的干部群众都说,刘绍
-
《心安是归处———我和刘绍棠
-
作者:暂无 来源:江南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广芹口述 沱沱记录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定价:29元
1966年8月24日老舍先生不堪“红卫兵”“造反派”的批斗凌辱蹈太平湖自杀。同年8月底,作家刘绍棠,于大乱中还乡,回到了
-
胡耀邦与刘绍棠的一次谈话
-
作者:暂无 来源:黔西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刘绍棠是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文学创作起步很早,13岁时便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951年,刚满15岁的刘绍棠写出了他崭露头角的小说《红花》。稿件寄到《中国青年报》后,受到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
-
从刘绍棠的堕落吸取教训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从刘绍棠的堕落吸取教训
本报评论员
今天本报登载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批判青年文艺工作者刘绍棠的反党活动的消息。从刘绍棠的例子,又一次证明:文艺工作者如果不时时刻刻警惕资产阶级
-
中秋:“月亮代表我的心”刘绍本
-
作者:暂无 来源:石家庄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嫦娥奔月 任率英 作
描绘传统的民族佳节——中秋节的文化盛景,搬用这句颇含现代意味的歌词,真有不算般配之虑。但是仔细琢磨起来,这曲唱段却也能扣上古老的“天人合一”的节日主题,姑且这样吟咏吧。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按时令说,所以得名为中秋节,被国人视为团圆节和丰收节。据《
-
有意味的年俗文化刘绍本
-
作者:暂无 来源:石家庄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中国人过春节的活动,恐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上古时代,祖先们的原始信仰是形成年节的重要因素。那时候,人们相信神灵是万事万物的主宰,笃信日月天地之神、动植物之神,以及仙人的神灵都在左右着自己的生存与命运,所以在自然天气变化、农事活动的一些重要日子里,都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用来表达对神灵的
-
刘绍怀: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
作者:罗霞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的可持续 性”,作为这次中层干部直接选举的设 计者,党委书记刘绍怀平静的外表后 面,掩不住对这项改革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