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04)
报纸(2123)
学位论文(126)
图书(64)
会议论文(4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12)
历史名人 (1296)
非遗保护 (20)
宗教集要 (12)
红色文化 (7)
地方风物 (6)
才乡教育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597)
2012(611)
2009(469)
2008(511)
2007(333)
2006(207)
2002(59)
1999(72)
1994(38)
1982(4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0)
上海戏剧(104)
剧影月报(46)
戏曲艺术(15)
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13)
戏剧丛刊(10)
中华文化画报(7)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6)
书屋(5)
文学报(4)
昆剧牡丹亭
作者:关平  来源:大公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趁着六月好时节,往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看了昆剧牡丹亭》传统版,由上海的京剧名旦史宜弘,和昆剧泰斗张军合演。看后觉得做手细腻,唱工淳厚,曲辞典雅,实在是超级表演。 我过去没有接触过昆剧,对《牡丹亭
昆剧牡丹亭
作者:顾聆森  来源:昆山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顾聆森 《牡丹亭》是明代传奇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昆剧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598年,又名《还魂记》。剧演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由于礼教束缚,长到16岁尚未进过自家的花园,一日在丫环春香
昆剧皇后砸锅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张继  牡丹亭  白头宫女  呆头  《惊梦》  台北  白先勇  传统戏曲  花神 
描述:江苏昆剧团来台公演,昆剧旦行中堪膺天后级的张继青,好不容易到台北,搬演名著《牡丹亭》。只可惜这场经历四百年风流余韵的《牡丹亭》,伴着张继青的年华老去,演来已力不从心。找来搭配的小生(他的年纪演老生
昆剧新秀展演掠影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新秀  白蛇传  张军  柳梦梅  窦娥冤  昭君出塞  王昭君  杜丽娘  牡丹亭 
描述:昆剧新秀展演掠影
昆剧的“市场化生存”
作者:张静  来源:社会观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观众  艺术  非物质遗产  牡丹亭  代表作  青春  人类口头遗产  文化精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描述:昆剧的“市场化生存”
框架理论下牡丹亭》中文化意象翻译比较研究
作者:刘庚玉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  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  牡丹亭  牡丹亭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描述:略,对《牡丹亭》的两个译本中文化意象进行研究,比较不同译者对的文本内容理解以及文本中文化意象的处理上所表现出的不同见解和视角及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论《邯郸记》的当代演出
作者:魏攀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  邯郸  演出  演出  折子戏  折子戏  汤显祖  汤显祖  吕洞宾  吕洞宾  表演  表演  上海昆剧团  上海昆剧团  传习所  传习所  扮演者  扮演者  观众  观众 
描述:在明末,传奇就已经是仅取精彩折子戏演出,这也是后来三百年来的常例。一出四五十折的长戏往往要两三日才能演完,能从头到尾听完的恐怕没有几人,取精彩处表演也是必然的了。在上世纪80年代,《邯郸记》的演出
牡丹亭”的演出
作者:路工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的演出 路工 一五九八年,汤显祖写成了“牡丹亭”。当时在南京演出,有一位青年演员叫吴亦史,演柳梦梅最出色,在佳色亭上演的时候,观看的有汤显祖的朋友戏剧评论家潘之恒,编“元曲选”的戏剧
牡丹亭》和《风流梦》比较
作者:李丹  来源: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风流梦》  《风流梦》  改编  改编  编剧理论  编剧理论 
描述: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牡丹亭》原本不利于搬演。《风流梦》让《牡丹亭》这部具有无限才情的案头之书变成了当场之谱,更适合舞台演出
为古老昆曲找回青春:由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进高校演出所想到的
作者:孔德鹏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生  昆曲艺术  牡丹亭  高校  传统文化  传统艺术  人文教育  高雅艺术  素质教育  古典美学 
描述:素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昆曲艺术文辞典雅清丽,曲调清新婉转,有着丰富的文学传统和表演艺术传统,是古典美学和传统艺术的精